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公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處理公事。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二齣:「聞他來京公幹,常市隱園,待我送官人去。」
成功高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業三年制學生則編入高中一年級,綜計高中部三班,初中部十一班,後眾議定名為「臺灣省立臺北成功中學」,乃國父孫中山先生建國成功之意,並以資紀念民族英雄鄭成功。 1946年秋教育部程時煃督學到校視察,亦藉此意,為成功中學譜製校歌歌詞。1949年南方資料館與行政專校假該校教室陸續成立,左潞生校長感於班及學生人數達於飽和,建築設施不敷使用,遂採非常之二部製教學,並增設平房教室十間,校舍乃得以勉強敷用。1950年行政專校及南方資料館亦先後移徙,乃恢復全日上課。1951年5月17日成功中學第一屆全校運動會。1952年秋季奉令施行生活...
坎井之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井底之蛙」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莊子是戰國時的思想家,他所生活的時代,百姓飽受戰火之苦,個人的生命在戰爭中就像螻蟻般的脆弱,朝不保夕。莊子自覺無法改變現實環境的殘酷無情,轉而思考個人如何在動盪的世間安身立命。他用了許多天馬行空,富於想像力的言,生動貼切的表達了他的中心思想。在〈秋水〉中,莊子生動地描述了河伯和北海的對話。秋天的時候,黃河河水高漲,河面寬廣到甚至無法從這岸分辨對岸的牛馬。河伯對此沾沾自喜,以為天下沒有比黃河更壯觀的景象了。但當河伯順流東下,來到了北海,看到了一片沒有邊際的汪洋,比起自己居住的黃河不知大上了多少倍時,就對自己之前的無知和自傲感到慚愧不已。北海便對河伯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草或棕櫚葉做成的雨衣。同「蓑」。《清史稿.卷八三.禮志二》:「黛耜青箱,畚鎛簑笠,咸知民疾苦至意。」
周芬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然真摯,近期則對情慾、情緒、情感等私密的議題進行探索;在小說方面,筆觸纏綿曲折,陳芳明謂其「擅長使用言式的文字,兼具現實與夢境的雙重隱喻」。周芬伶的寫作題材範圍廣泛,尤擅寫女人、寫物,文字在婉約中呈現陽剛。 著作*散文《絕美》 前衛出版社 1985年9月《熱眼看人生》 聯經出版公司 1987年6月《花房之歌》 九歌出版社 1989年2月《閣樓上的女子》 九歌出版社 1992年2月《百合雲梯》 陜西人民出版社 1992年《辨公室情報》 方智出版社 1993年3月《女阿甘正傳》 健行文化出版公司 1996年6...
古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詩名。多諷詠前代故事,以寄其意。如唐代盧照鄰的〈長安古意〉、宋代蘇軾的〈古意〉。
龜兔賽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洋言故事。敘述驕傲的兔子與勤勉的烏龜相約賽跑。兔子因自滿與偷懶,於途中睡覺,終致敗給烏龜的故事。有驕傲必敗,勤奮不懈終能成功的教育意義。
杏林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杏林小記」、「另一種愛情」、「重入紅塵」、「行到水窮處」、「感謝玫瑰有刺」、「相思深不深」、「現代言」、「生之歌」、「生之頌」、「心靈品管」、「留白的青春,叛逆的歲月」、「生命之歌」、「身邊的愛情故事」、「阿丹老爸」、「打破的古董」等作品,並於2002年七月出版她首部圖畫書「好小子,喬比」。 評價 台美基金會1983年社會服務成就獎得獎人-- 陳五福醫師描述劉俠女士時說:「劉俠女士是一位罕見的奇女子,也是一位用血、淚、生命去參與台灣殘障福利史的鬥士」。 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ISP):http...
文不對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人宣鼎所著《夜雨秋燈錄》,雜記所見聞之事,多勸懲之意。〈科場〉一篇寫:浙之檇(ㄗㄨㄟˋ)李人吳生一連兩次夢見祖先要他參加科考,並且洩露考題,指出同宗的吳蘭陔先生曾以這次的考題〈鄉人皆好之〉作過文章。於是吳生去闈場中找到他,經過再三懇求取得文章。不久,吳蘭陔也在闈場探視吳生,看見吳生正在寫試卷,很驚訝的問:「試題還沒出來,為什麼你就在寫了?」吳生回答:「我讀先生的文章後,心中割捨不下,謄寫在試卷上,以表示對你的欽佩,即使文章內容和題目的意思不符合,不過被摒棄而已,我也心甘情願。」「文不對題」這句成語,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指文章內容和題目不符合。後也用來指話語與話題不符。
入室操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入室操戈」這句成語是比喻持對方的論點來反駁對方。典源出自《後漢書.卷三五.張曹鄭列傳.鄭玄》。《春秋》是孔子據魯史修訂而成,為編年體史書。所記起自魯隱公元年,迄魯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其書常以一字一語之褒貶微言大義。公羊、穀梁、左氏三家為之作傳,稱為「春秋三傳」。漢以後的學者也有對「春秋三傳」進行注疏、考證,並比較它們的優缺點,寫成論著,發表不同的見解。何休是當時的經學大家,他對公羊《春秋》特別有興趣,精研之後,寫了《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癈疾》三書,闡述自己的見解,他認為「春秋三傳」中《公羊》最正確,而《左氏》、《穀梁》都有重大的缺失。當時另一個經學大家鄭玄看了之後,針對...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