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2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厲兵秣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今將秣馬厲兵,爭衡中國。」 02.元.耶律楚材〈答楊行省書〉:「北闕之恩,秣馬厲兵,可報西門之。」 參考詞語︰勵兵秣馬注音︰ㄌ|ˋ ㄅ|ㄥ ㄇㄛˋ ㄇㄚˇ漢語拼音︰lì bīng mò mǎ釋義︰勵,通「厲」。「勵兵秣馬」即「厲兵秣馬」。見「厲兵秣馬」條。 01.唐.陳子昂〈為建安王與遼東書〉:「請都督勵兵秣馬,以待此期。」 02.《水滸傳.第九四回》:「山士奇到壺關,知蓋州失守,料宋兵必來取關,日日勵兵秣馬,准備迎敵。」 參考詞語︰礪戈秣馬注音︰ㄌ|ˋ ㄍㄜ ㄇㄛˋ ㄇㄚˇ漢語拼音︰lì gē mò mǎ釋義︰戈,武器。「礪戈秣馬」猶「厲兵秣馬」。見「厲兵秣馬」條。 01.《舊...
步步為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步步為營」是指軍隊前進,每一段落,即設立據點,以防敵人攻擊。「步步」就是每一步,強調小心謹慎的態度。這句成語原本是種用兵之法,可以在《三國演義》第七一回看到例子。這一回的情節寫到:魏國與蜀國彼此交戰數次,互有勝敗。在一次戰中,蜀軍派黃忠及法正駐守於天蕩山,打算攻取定軍山,且劉備親自領兵欲攻下漢中;而曹軍方面,則派了夏侯淵、張郃應戰,曹操也親自出兵征討劉備。在黃忠和法正屯兵於定軍山口時,數次向夏侯淵挑戰,但夏侯淵一直堅守不出。有一天,士兵通報黃忠,說曹兵下山來挑釁,黃忠欲出兵迎戰,部將陳式則自告奮勇,願意出兵抵擋。於是陳式領兵出山口,與曹兵夏侯尚交戰,沒多久,夏侯尚詐敗而逃,陳式繼續追討,到...
津津樂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釋義3 3.用法4 4.義近.義反4.1 義近4.2 義反5 5.例句 1.出處 頤瑣.黃綉球七回︰「他才學固然卓越,但他也只從口講指畫入手,每遇鄉愚,津津樂道。」 2.釋義 津津︰只興趣濃厚。樂道︰喜歡談論。 3.用法 形容很有興趣地說個不停。 4.義近.義反 義近 交口稱讚、嘖嘖稱讚、掛在嘴上 義反 不屑一顧、絕口不談、三緘其口 5.例句 古寧頭戰至今仍是老榮民們所津津樂道
得不償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明史.卷二三七.傅好禮等傳》:「贊曰:『……給事中程紹言嘉靖中採礦,費帑金三萬餘,得礦銀二萬八千五百,得不償失,因罷其。』」
朝令夕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鼂錯〈論貴粟疏〉(據《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引)今農夫五口之家,其服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過百畝,百畝之收不過百石。春耕夏耘,秋穫冬臧1>,伐薪樵,治官府,給繇2>;春不得避風塵,夏不得避暑熱,秋不得避陰雨,冬不得避寒凍,四時之間亡3>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來4>,弔死問疾,養孤長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復被5>水旱之災,急政暴(虐)〔賦〕,賦斂6>不時,朝令而暮改。當具有者半賈而賣,亡者取倍稱之息,於是有賣田宅鬻子孫以償責者矣。而商賈大者積貯倍息,小者坐列販賣,操其奇贏,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賣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蠶織,衣必文采,食必(梁)〔粱〕肉;亡農夫之苦,有仟伯之得。因其富厚...
紙上談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趙括,擅長談論兵法,不知變通,長平一大敗,趙軍被坑殺四十萬人的故事。典出《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後比喻不合實際的空談、議論。《紅樓夢》第七六回:「現有這樣詩仙在此,卻天天去紙上談兵。」《官場現形記》第三一回:「畢竟書生之見,全是紙上談兵,這些營務事情,如非親身閱歷,決不能言之中肯。」
無所適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命令。晉軍的三個統帥無法專權行事,想聽命又沒有上司下令,如此一來,大軍該聽誰的命令才好呢?所以這次戰,晉軍必敗。」「無所適從」在此亦為不知聽從誰才好的意思。後來「無所適從」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但多用來比喻處理一件事卻不知如何是好。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劣勢,但靠著張孟談所獻的計策,讓智伯陷入苦戰,最後張孟談還說服韓、魏兩家改與趙氏合作,滅了智氏。在此中,張孟談立下大功,趙襄子封給他許多土地和極高的官爵,不料張孟談卻因而要求辭官歸隱,襄子驚訝地問:「為君主立下大功的人,理應受此禮遇,這樣才能服眾啊!這也是先聖先賢們安定國家的方法,你為什麼要這樣呢?」張孟談答道:「我察看古往今來的歷史事件,知道君臣永遠無法共享權勢,真這樣做的,未曾有過好結局。前人的教訓,正可作為我們的借鏡啊!」趙襄子在他的堅持下也只好答應。張孟談於是辭掉官職,並把名下所有封地獻還,然後就在負親這個地方耕作自足。在此事中,張孟談表現出的智慧與趙襄子表現出的英明,正因為他們能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什麼時候。《詩經.王風.君子于》:「君子于,不知其期,曷至哉?」三國魏.曹植〈平原懿公主誄〉:「扃關一闔,曷其復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車馬停止。《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華佗傳》:「佗聞其呻吟,駐車往視。」唐.杜甫〈別房太尉墓〉詩:「他鄉復行,駐馬別孤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