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50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四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南宋永嘉詩人徐照(靈)、徐璣(靈淵)、翁卷(靈舒)、趙師秀(靈秀)的合稱。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六二.別集一五》。
澄思寂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一心思,冷靜思索。《宣和畫譜.卷一五.花鳥敘論》:「乾常於郊居畜其禽鳥,每澄思寂慮,玩心其間,偶得意即命筆。」
中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宦官、太監。《後漢書.卷四三.朱傳》:「當今中官近習,竊持國柄,手握王爵,口含天憲。」《三國演義》第二回:「中官結黨,今日可乘勢盡誅之。」
垂首喪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誨》三年正月,茂貞請遣使諭全忠軍,詔崔構挾中人郭遵誨往,既行,又命宮人寵顏馳見全忠,諭密旨,乃以蔣玄入衛。二日,茂貞獨見,至日旰,全誨、彥弘恨甚,逮食,不能捉匕,自見勢去,計無所用,垂頭喪氣。帝召韓偓見東橫門,執手涕泗,帝曰:「今先去四大惡,餘以次誅矣。」於是內養八輩候廷中授命,每二輩以衛士十人取一首,俄而全誨、彥弘、易簡、敬容皆死。
肅然增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肅然起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肅然起敬」典源作「肅然增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中有一則記事:淨土宗始祖慧遠大師,在廬山講學,當時他雖已老邁,依然講論不輟。他看到弟子中有人怠惰了,就說道:「桑榆之光,理無遠照;但願朝陽之,與時並明耳。」說自己像桑榆上的落日餘,已經不久人世,但弟子們就像初昇的朝陽,光熱與時俱增,希望弟子們能夠把握青春年少,及時努力。慧遠說完後,就拿起佛經,繼續登座說法。那些高材生看慧遠雖老,卻仍賣力講論,就非常莊嚴地增加了恭敬之心,因此更加努力。後來「肅然起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因受感動而莊嚴地興起欽佩恭敬之心。
謝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交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互照耀、輝映。《文選.左思.蜀都賦》:「金鋪交映,玉題相。」唐.芮挺章〈國秀集序〉:「是彩色相宜、煙霞交映、風流婉麗之謂也。」
諱惡不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瞞罪惡而不知悔改。《後漢書.卷四三.朱傳》:「諱惡不悛,卒至亡滅。」
蘋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蘋的葉子。清.龔自珍〈卜算子.江上有高樓〉詞:「蘋葉弄斜,蘭蕊彫明鏡。」
駁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時臣屬對朝廷決策有異議而上書,稱為「駁議」。《東觀漢記.卷一七.宋均傳》:「數納策謀,每駁議,未嘗不合上意。」《後漢書.卷四三.朱傳》:「國家樂聞駁議,黃髮無愆,詔書過耳,何故自繫?」也作「駮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