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袁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園食單》PS1袁枚收錄了許多鬼怪故事,以簡潔明暸的筆法,寫成筆記小說《子不語》,與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齊名。PS2袁枚也是一位美食家,寫有著名的《隨園食單》,是清朝一部系統地論述烹飪技術和南北菜點的重要著作。該書出版於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袁枚提倡吃豆腐,他說豆腐可以有各種吃法,什麼美味都可以入到豆腐裏。有一天,杭州有一個名士,請他吃豆腐,是用豆腐和芙蓉花烹煮在一起的。豆腐清白如雪,花色艷似雲霞,吃起來,清嫩鮮美,嘆為觀止。袁枚急請教做法。主人秘不肯傳,笑道:“古人不為五斗米折腰,你肯為豆腐三折腰,我就告訴...
著述等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朝賈黃中五歲時,其父玭每天早晨令其立正,以書卷比其身高,作為該日的讀書進度。見《宋史.卷二六五.賈黃中傳》。後用來形容人著述極多。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灤陽消夏錄一》:「自是以外,雖著述等身,聲華蓋代,總聽其自貯名山,不得入此門一步焉,先聖之志也。」也作「著作等身」。
晒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書籍曝晒於日光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臥。人問其故?答曰:『我晒書。』」唐.杜牧〈西山草堂〉詩:「晒書秋日晚,洗藥石泉香。」
周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滿身。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濼陽消夏錄》:「見數物似人似獸,周身麟皴,班駁如古松。」
神不守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魂不在軀體上。比喻心神恍惚,無法專一。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五.姑妄聽之一》:「蓋疲困之極,神不守舍,真陽飛越,遂至魂魄與形離,是即鬼類。」《紅樓夢》第八七回:「怎奈神不守舍,一時如萬馬奔馳,覺得神床便恍蕩起來,身子已不在菴中。」也作「魂不守宅」、「魂不守舍」。
充棟汗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充棟指書籍繁多,堆滿屋子,充塞棟梁間。汗牛指運送書籍時,牛馬負載,累得出汗。充棟汗牛形容書籍極多。語本唐.柳宗元〈唐故給事中皇太子侍讀陸文通先生墓表〉:「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二.灤陽續錄四》:「此齊東之語,非惟正史無此文,即明一代稗官小說,充棟汗牛,亦從未言及斯人斯事也。」也作「汗牛充棟」。
使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時稱使臣所持的符節信物。如:「漢朝蘇武身負王命,手持使節出使匈奴。」
2.使者,常駐他國的外交官員,或派往國外辦理事務的代表。如:「為了這項外交政策,政府打算派遣外交使節前往該國進行說明。」
顧亭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又善寫擘窠大字,曾自稱「歸乎來」「普明頭陀」。明亡後與顧炎武起兵,事敗後歸隱。他的怪異,可在他的草堂大門前的對聯,可見一班。「兩口寄安樂之窩,妻太聰明夫太怪;四鄰皆幽靈之宅,人何寥落鬼何多!」顧炎武小時後體弱多病,多虧嗣母王氏的悉心照顧,才得以挽回生命。但由於一粒豆疹長在左眼睛裡,所以病好後,他的左眼幾乎喪失了視力,臉上也留下了疤痕,相貌變得非常奇特。但他的性情狷介,才氣不凡並有憤世嫉俗的個性。顧炎武三歲患痘,眼有雙瞳子,中白邊黑,讀書一目十行,悟力過人。 亭林先生字寧人。本名絳(ㄐ一ㄤ\ 〉,明亡,改名炎武。學者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薄酒。《說文解字.酉部》:「醨,薄酒也。」《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三.灤陽續錄五》:「肆中村釀薄醨,殊不足辱杯斝。」
良莠不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良莠不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良」指禾苗,「莠」指一種俗謂「狗尾草」的雜草,這種雜草常會混在禾苗之中生長,由於葉子相似,所以在未吐穗之前難以辨認。《孟子.盡心》︰「惡莠,恐其亂苗也。」意思就是,討厭莠這種惡草,因為害怕它會冒充禾苗,讓好壞難分。後來就以莠來比喻惡人,良比喻善人,兩者外表相似,混雜而居,難以區分。如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如是我聞四》借狐神之口說:「至我輩之中,好醜不一,亦如人類之內,良莠不齊。」便說狐群之中,好壞不一,以借指人群之中,也是品行才能,高低參差。「良莠不齊」這句成語可能就是出自此處,後來用來比喻好壞參差,素質不一。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