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4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沆瀣一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沆瀣一氣」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錢易《南部新書.戊集》杜審權,大中十二年知舉,放盧處權。有戲之曰:「座主審權門生處權,可謂權不失權。」又乾符二年1>,崔沆2>放崔瀣3>,者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 〔注解〕 (1) 乾符二年:即唐僖宗乾符二年,西元875年。 (2) 崔沆:?∼西元881,唐博州人,字內融。崔鉉子。累遷中書舍人。僖宗時以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俄改中書侍郎,兼工部尚書。黃巢軍陷京師,匿張直方弟,被殺。沆,音ㄏㄤˋ。 (3) 崔瀣:唐朝人,生卒年不詳。瀣,音ㄒ|ㄝˋ。
清風兩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閻:鄉里,亦泛指民間。〔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明.葉盛《水東日記.卷五.于節庵遺事》、 明.都穆《都公纂.卷上.吳都憲》
波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波反映的光影。明.李流芳〈遊西山小記〉:「西山匌匒,與波光上下。」明.元春〈再遊烏龍潭記〉:「電尤奇幻,光煜煜入水中,深入丈尺,而吸其波光以上於雨,作金銀珠貝影,良久乃已。」
含哺鼓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含著食物,鼓著肚子。語本《莊子.馬蹄》:「夫赫胥氏之時,民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遊。」形容吃飽喝足,悠閒無慮的安樂生活,是太平盛世的一種景象。《歧路燈》第三一回:「這一干人,早晨便在衙門前酒飯館內,被紹聞請了一個含哺鼓腹。」也作「鼓腹」、「含哺」。
傲雪凌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畏寒冷。比喻雖處逆境,亦能堅定不移。清.錢泳《履園詩.總論》:「如松柏之性,傲雪凌霜;桃李之姿,開華結實。」也作「傲雪欺霜」。
嚮壁虛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向壁虛造」。見「向壁虛造」條。01.清.嗣同〈致劉淞芙書〉:「彼國作者必考證今古,然後下筆,非若今之嚮壁虛造,苟然而已也。」02.清.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五.楊用修杜撰李後主詞》:「即詞境詞格亦與之俱高。雖重光復起,宜無間然。或猶譏其嚮壁虛造,寧非固歟。」
失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走路不小心而摔倒。《五代漢.王定保.唐摭言.卷九.誤掇惡名》:「楊篆員外,乾符中佐永寧劉丞相淮南幕,因遊江失足墜水。」清.和邦額《夜隨錄.卷一.碧碧》:「少年遑遽,極力擠之,孫猝不及防,失足墜岩下。」也作「失腳」。
名韁利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心,就好像被無形的韁繩套住,或被看不到的鎖鏈給綁住,不得自由。《漢書.卷一○○.敘傳上》,敘述了桓欲向班嗣借書的事情。桓博學多聞,遍習五經,是一位儒者。班嗣雖然也學儒術,但更喜好黃老之學。有一次桓想向班嗣借黃老之書,班嗣知道了就回覆說︰「黃老之學崇尚清虛無為,不受世俗所羈絆,與儒學完全不同。你今日已經習慣孔孟的仁義之道,被世俗名利的韁鎖所束縛,敬服周公、孔子的遺範,推崇顏淵、閔子騫的德行,既然你眷戀不捨儒家的禮教,又何必讓黃老之學困惑你呢?」在參考資料中,另有漢.東方朔〈與友人書〉,年代雖比所引典源為早,但因出處不明,故置於參考資料。後來「名韁利鎖」這個成語用來比喻人因名利的羈絆而不得...
靈丹妙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靈驗有奇效的丹藥,能治百病。明.無名氏《打覬鏄》第一折:「禮拜俺慈悲梵王,著夫人身安體壯,委的是靈丹妙藥世無雙。」《歧路燈》第四七回:「門王氏,因兒媳婦患病,來拜神藥。望大聖爺爺早發靈丹妙藥打救。」也作「靈丹聖藥」。
聲遏行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響遏行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列子》書中記載著一則故事:相傳從前秦國有個愛唱歌的人薛,去向秦青學習歌唱技巧,可是在還沒全部學會之前,他就自以為已經學成,於是向老師辭行,打算返鄉。秦青也不挽留他,還在郊外大道上設酒食為薛送行。在餞別的酒席中,秦青打著節拍,展開歌喉,唱起慷慨悲壯的曲子,歌聲高亢清越,振動了林間的樹木,又直上天際,遏止了浮雲的行進。薛聽到這樣的歌聲,才知道原來自己所學的不過是一些皮毛,於是請求秦青原諒,仍舊繼續拜師學藝,並且自此之後,再也不敢有學成歸鄉的念頭。《列子》文中以「聲振林木,響遏行雲」形容秦青的歌聲,後來「響遏行雲」演變為成語,就用來形容歌聲響亮高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