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1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紙上談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紙上兵注音︰ㄓˇ ㄕㄤˋ ㄅ|ㄥ漢語拼音︰zhǐ shàng bīng釋義︰猶「紙上談兵」。見「紙上談兵」條。 01.明.朱之瑜〈孫武子像贊〉:「楚亦國之餘烈,三戰及郢,遂無堅城,則十三篇非紙上之兵矣。」 02.明.劉三吾〈湘南雜詠〉詩三首之二:「鄂垣僅有湘南地,朝野猶誇紙上兵。」  參考詞語︰紙上譚兵注音︰ㄓˇ ㄕㄤˋ ㄊㄢˊ ㄅ|ㄥ漢語拼音︰zhǐ shàng tán bīng釋義︰即「紙上談兵」。見「紙上談兵」條。 01.清.魏源《聖武記.卷一三.武事餘記》:「今日動笑紙上譚兵,不知紙上之功,即有深淺:有一、二分之見,有六、七分之見,有十分之見。」 
按圖索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齊桓用其讎,(亡)〔有〕益於時,不顧逆順,此所謂伯道者也。 〔注解〕 (1) 伯:音ㄅㄚˋ,通「」,古稱諸侯的盟主。 (2) 三代:指夏、商、周三朝。 (3) 伯樂:周代善於相馬的人,生卒年不詳。其名傳說紛紜,或為王良、孫陽。著有《相馬經》。 (4) 騏驥:音ㄑ|ˊ ㄐ|ˋ,駿馬、良馬。
高談闊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高譚清論注音︰ㄍㄠ ㄊㄢˊ ㄑ|ㄥ ㄌㄨㄣˋ漢語拼音︰gāo tán qīng lùn釋義︰即「高談闊論」。見「高談闊論」條。 01.《東觀漢記.卷一八.趙勤列傳》:「到葉見,不問縣事,但高譚清論,以激勵之,即解印綬去,勤還入新野界。」(源) 參考詞語︰清談高論注音︰ㄑ|ㄥ ㄊㄢˊ ㄍㄠ ㄌㄨㄣˋ漢語拼音︰qīng tán gāo lùn釋義︰即「高談闊論」。見「高談闊論」條。 01.《後漢書.卷七○.鄭孔荀列傳.鄭太》:「孔公緒清談高論,噓枯吹生,並無軍旅之才。」 02.宋.劉清之《戒子通錄.卷二.家訓.顏之推》:「豈可備言乎!直取其清談高論,剖元析微,賓主往復,怡心悅耳...
忠言逆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且『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願沛公聽樊噲言。」沛公乃還軍上。■《孔子家語.卷四.六本》孔子曰:「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湯武以諤諤而昌,桀紂以唯唯而亡。君無爭臣,父無爭子,兄無爭弟,士無爭友,無其過者,未之有也。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己失之,友得之。』是以國無危亡之兆,家無悖亂之惡,父子兄弟無失,而交友無絕也。」
然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轉折連詞。用在子句頭,表示雖然有前句所敘述的事情,卻亦有末句所表達的狀況、行為等。《管子.兵法》:「故夫兵雖非備道至德也,然而所以輔王成。」《文明小史》第四九回:「再說安徽省雖是個中等省分,然而風氣未開,諸事因陋就簡,還照著從前的那個老樣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農曆月初時始見的月光。通「」。漢.王充《論衡.譋時》:「月三日魄,八日弦,十五日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愛惜。《荀子.彊國》:「故善日者王,善時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引申為本源、基礎。《廣韻.上聲.薺韻》:「柢,本也。」。《文選.左思.吳都賦》:「王之所根柢,開國之所基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煩請。唐.白居易〈新樂府.草茫茫〉:「憑君回首向南望,漢文葬在陵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囚禁。如:「幽禁」。《荀子.王》:「官人失要則死,公侯失禮則幽。」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