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意氣相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的性情志趣相投合。如:「他二人朝夕相處,日久之後遂意氣相傾,結為患難之交。」也作「意氣相投」、「意氣相合」。
荀粲熨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時,魏人荀粲的妻子因於冬月時生病而感到全身燥熱,粲乃至庭外受凍,再以冰凍之身幫助妻子減輕燥熱之苦。後婦亡,粲不久之後亦亡。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惑溺》。
涸水取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獵,一定可以捉到獵物,但明年就沒有獸可以獵了。雖然這次用詐術應戰,取巧可行,但下次就沒效了,並不是長久之計。」最後,文公還是用咎犯的建議,打敗了楚國。論功行賞的時候,雍季的功勞比咎犯高,大臣們勸諫說:「這次打了勝仗,全靠咎犯的計謀,但行賞卻把他排在後面,也許不可以吧?」文公說:「雍季的話,是為國家百世的利益,而咎犯的建議,卻只是因應一時的情勢,哪有把一時之務排在百世利益之前的道理呢?」後來「竭澤而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盡其所有,不留餘地。
楊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488~1559)字用修,號升庵。明朝四川新都人。正德間廷試第一,授修撰,世宗時以議大禮,廷杖削籍,遣戍雲南永昌衛,久之還蜀卒,追諡文憲。明士大夫博學饒著述者推慎第一,所著詩文雜著百餘種,《升菴集》八十一卷。
居之不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為自己所處的環境、地位是理所當然,沒有疑慮。《文明小史》第五七回:「他起先還存了個不敢掠美之心,久而久之,便居之不疑了。」
遺珠滄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遺珠矣。」薦授并州法曹參軍。親在河陽,仁傑登太行山,反顧,見白雲孤飛,謂左右曰:「吾親舍其下。」瞻悵久之,雲移乃得去。同府參軍鄭崇質母老且疾,當使絕域。仁傑謂曰:「君可貽親萬里憂乎?」詣長史藺仁基請代行。仁基咨美其誼,時方與司馬李孝廉不平,相語曰:「吾等可少愧矣!」則相待如初,每曰:「狄公之賢,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唐.牟融〈寄永平友人〉詩二首之二。 (2) 讓:譴責。 (3) 黃卷:書籍。古時為防書蠹,多用黃蘗染紙,因紙色黃,故稱為「黃卷」。 (4) 偶:和。 (5) 黜陟使:唐太宗時恢復對地方的監察制度,派卿、監巡察各州,有罷免或升擢地方官吏之權,稱...
加體黃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黃袍加身」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史.卷一.太祖本紀》七年春,北漢結契丹入寇,命出師禦之。次陳橋驛,軍中知星者苗訓引門吏楚昭輔視日下復有一日,黑光摩盪者久之。夜五鼓,軍士集驛門,宣言策點檢為天子,或止之,眾不聽。遲明,逼寢所,太宗入白,太祖起。諸校露刃列于庭,曰:「諸軍無主,願策1>太尉2>為天子。」未及對,有以黃衣3>加太祖4>身,眾皆羅拜5>,呼萬歲,即掖6>太祖乘馬。太祖攬轡謂諸將曰:「我有號令,爾能從乎?」皆下馬曰:「唯命。」太祖曰:「太后、主上,吾皆北面事之,汝輩不得驚犯;大臣皆我比肩,不得侵凌;朝廷府庫、士庶之家,不得侵掠。用令有重賞,違即孥戮汝。」諸將皆載拜,肅隊以...
糜軀碎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粉身碎骨。比喻不惜犧牲性命。戰國.麴武〈報燕太子書〉:「今太子欲滅悁悁之恥,除久久之恨,此實臣所當糜軀碎首而不避也。」
相門有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宰相之家的後代必再出相才,意謂歷代都有賢才而顯貴。《南史.卷二二.王曇首傳》:「十六召見文德殿,應對爽徹,上目送久之,謂朱异曰:『可曰相門有相。』」三國魏.曹植〈自誡令〉:「諺云:『相門有相,將門有將。』夫相者文德昭,將者武功烈。」也作「相門出相」。
含血潠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要將名字留存於世間。」結果崇覺空禪師後來落腳於天臺山,不但未能隱姓埋名,而且聲名遠近皆知。果然,不久之後,禪院失火,禪師除了勞動於土木重建外,對於傳道解惑的功課未曾懈怠。也許是對無法遵循死心禪師的囑咐,有所愧疚,他曾經作了一首野狐偈頌(佛教詩歌,四言一句),大意是說:「若要含血噴人,必先弄髒了自己嘴巴。自己就一隻不守清規的野狐,每天說一些自以為是的佛法,不就像野狐迷了路,狂走一般。這時要有一聲棒喝,將野狐喚回,急煞步中,野狐骨碌翻了個筋斗。」百丈和野狐,在佛教中都具特殊意思。百丈清規是禪居應守的規矩;野狐,則象徵了偏解的佛理。崇覺空禪師以此自喻,說自己偏解佛法,有如含血噴人一般,自己已先弄髒...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