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9.65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指時間或空間的空隙。如:「空檔」、「檔」。
探囊取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反掌折枝,手到擒來,易如反掌,唾手可得,輕而易舉,甕中捉鱉反義:千辛萬苦,挾山超海,海底撈針,移山海辨似: 「探囊取物」及「甕中捉鱉」都有輕而易舉的意思。 「探囊取物」側重於事情容易辦到;「甕中捉鱉」側重於無所遁逃而容易取得。 探囊取物 甕中捉鱉 辨似例句 ○ ㄨ 憑他的實力,若想在比賽中得名,應該是~的事。 ㄨ ○ 歹徒慌忙間逃入死巷裡,恰好讓警方來個~。
反掌折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孫文學說 自序:「吾心信其可行,則移山、海之難,終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則反掌、折枝之易,亦無收效之期也。」翻譯:「我的心如果相信這事可以實行,就算是移動山、滿海這樣的難事,終有成功的時候。若我的心相信這件事不能實踐,那就算是像反轉手掌、折斷樹枝這種輕鬆容易的事,也沒有成果的時候。」 2.語譯形容事情之簡單,如同反轉手掌、折斷...
倒屣相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倒屣迎之注音︰ㄉㄠˋ ㄒ|ˇ |ㄥˊ ㄓ漢語拼音︰dào xǐ yíng zhī釋義︰即「倒屣相迎」。見「倒屣相迎」條。 01.《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衛二劉傅傳.王粲》:「時邕才學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巷,賓客盈坐。聞粲在門,倒屣迎之。」(源) 02.清.桐西漫士《聽雨閒談》:「(倪)元鎮聞(金)宣伯儒者,倒屣迎之。」 參考詞語︰倒屣迎賓注音︰ㄉㄠˋ ㄒ|ˇ |ㄥˊ ㄅ|ㄣ漢語拼音︰dào xǐ yíng bīn釋義︰猶「倒屣相迎」。見「倒屣相迎」條。 01.唐.楊炯〈唐□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金友玉昆,良田廣宅,而能吐食下士,倒屣迎賓。」 02.《幼學瓊林.卷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選.郭璞.江賦》:「金精玉英瑱其裡,瑤珠怪石琗其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詞目錄1 詞1.1 詞的分類1.2 詞的起源1.3 詞的賞析 詞詞是一種詩歌藝術形式,是中國古代詩體的一種,亦稱曲子詞、詩餘、長短句、樂府。始於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梁代,形成於唐代,在宋代達到其頂峰。一開始伴曲而唱,所以寫詞又稱作詞、倚聲。後來逐漸獨立出來,成為一門專門的詩歌藝術。 詞的分類1. 按長短規模分,詞大致可分小令 (58字以內)、中調 (59一90字) 和長調 (91字以上,最長的詞達240字)。一首詞,有的只一段,稱為單調;有的分兩段,稱雙調;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稱三疊或四疊。2. 按音樂性質分,詞可分為令...
一勞永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揚雄〈諫勿許單于朝疏〉(據《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引)且夫前世豈樂傾無量之費,役無罪之人,快心於狼望之北哉?以為不壹勞者不久佚1>,不蹔費2>者不永寧,是以忍百萬之師以摧餓虎之喙,運府庫之財盧山之壑而不悔也。至本始之初,匈奴有桀心,欲掠烏孫,侵公主,乃發五將之師十五萬騎獵其南,而長羅侯以烏孫五萬騎震其西,皆至質而還。時鮮有所獲,徒奮揚威武,明漢兵若雷風耳。雖空行空反,尚誅兩將軍。故北狄不服,中國未得高枕安寢也。 〔注解〕 (1) 佚:通「逸」。 (2) 蹔費:短時間的花費、費心。蹔,音ㄓㄢˋ,同「暫」。
馬首是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著開打,但開戰好一段時間都攻不下來。這時,晉國中軍將領荀偃下令說:「我們等天一亮,雞一叫就出征,做好井毀灶的善後工作,然後跟著我的馬行動,我的馬頭朝向哪裡,你們就跟著哪個方向走。」下軍的將領欒黶一向和荀偃處不來,聽了荀偃的話不服氣地說:「晉國從沒有人下這種命令,我偏要把馬頭向東回國。」欒黶說完把馬頭一調就走,他的部下也跟著撤兵。荀偃看到這種情況,很後悔下了這道命令,造成自家軍隊的分裂,心想這樣非但不能打勝仗,還可能會敗北,只好下令撤軍回國,結束了這場戰爭。荀偃這道命令中,有「馬首是瞻」四個字,就是要晉軍跟著他的馬頭方向前進。後來「馬首是瞻」被用來比喻服從指揮或跟隨他人進退。
設身處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三.賓白第四.語求肖似》:「詞一家,則惟恐其蓄而不言,言之不盡。是則是矣,須知暢所欲言,亦非易事。言者,心之聲也,欲代此一人立言,先宜代此一人立心。若非夢往神遊,何謂設身處地?」
適性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讓孩子在彌補劣勢智能不足的情況之下,也能充分發展優勢的智能。 如何做到適性教育? 傳統的制式教學或鴨式的教學方式,並不能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個別差異,顯然不符學生學習的需求,無法讓孩子得到良好學習效果,也無法充分發展個人優勢,甚至降低學生學習的意願,增加其學習的壓力。為了學生得到合適的教育,每一位師長,必須要因材施教,應先充分了解學生個別差異,發掘每個孩子的優勢,了解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習需求,發掘每個孩子的優勢,並提供良好的後天教育環境,採用合適的教學方式和內容,適時給予各種發展機會,促使學生各有所長的才華,都能因多樣化的...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