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一番。用於心情、心意。如:「一片心意」。元.馬致遠《岳陽樓》第一折:「則你那浮生空自忙,他一片黑心腸,在這功名之上。」
夔州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人寫自己已在暮年,卻未能一展抱負,壯志難酬,只有孤寂的獨對秋江,心情很是悲傷激動,於是便寫出自己的心意:「匡衡抗疏功名薄,劉向傳經心事遺。」運用kang及kung一類響亮的音節,表達自己的激動心情。又為了表示北方戰情的緊張,詩人在「直北關山金鼓震,征西車馬羽書遲」二句中,運用了緊湊的韻律:「直」、「北」押韻,「關」、「山」疊韻,「金」、「鼓」雙聲,「震」與下句的「征」雙聲,造成聲律節奏緊密的效果。詩人亦善於運用句子節奏來表達感情。七律的句子節奏多為 4:3 ,但詩人在第二首卻末句卻使用 2:5 的節奏,表達出驚的感情。...
牢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堅固、穩固。如:「這棟房子蓋得很牢固。」《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吾寧棄江陵而赴西陵,況江陵牢固乎!」
2.堅定而不動搖。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但懼汝曹猶未牢固,略重勸誘爾。」《文明小史》第一四回:「要逛上海的心,甚是牢固。」
3.鞏固、加固使牢。《水滸傳》第五五回:「晁蓋便傳號令,分付水軍,牢固寨柵船隻,保守灘頭,曉夜隄備。」
4.嚴密。《大宋宣和遺事.貞集》:「十月初三日,又添監者至十八人,牢固監之。」
5.用力拉緊。《醒世姻緣傳》第二九回:「喊說與他,叫他牢固扯住箱子,不可放手。」
管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功。(五)知己知彼,通曉心理接續著觀察入微而來就是知己知彼、通曉心理,透過仔細的觀察後而能得到對方的心意、想法,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於是更透過政治心理的長才,做出適當的反應,使得齊桓公的聲望在各種情境如桓公下拜、割還魯地…下可以水漲船高。(六)有自己的想法從「乃殺子糾于生竇。召忽死之。管仲請囚 」以及「賤不能臨貴、貧不能使富、疏不能制親 」可以清楚看到:管仲請囚是有自身考量的部份,他要保全自身才能實現更重要、使民有利的大仁;而後面提出的三項權力,更是如同孔子所言:「 管仲之賢,不得此三權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齊...
莫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朋友要好,彼此心意相契合。如:「同窗三年,我們已形同莫逆。」《莊子.大宗師》:「子桑戶、孟子反、子張琴三人相與友,曰:『孰能相與於無相與,相為於無相為。孰能登天游霧,撓挑無極,相忘以生,無所終極。』三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友。」明.陸世廣《西臺記》第一齣:「今朝把臂通談笑,又何日再圖傾倒。惟願取兩情莫逆,千秋共表。」
思前想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後反覆思量、仔細盤算。《紅樓夢》第一○六回:「雖有寶玉、寶釵在側,只可解勸不能分憂,所以日夜不寧,思前想後,眼淚不乾。」《七俠五義》第三五回:「他便思前想後,總要把顏生害了才合心意。」也作「思前算後」。
遊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群眾為表達心意或達成特定目的,成群結隊在街上行走示意的行為,稱為「遊行」。如:「花車遊行」、「示威遊行」。
理性─情緒─行為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私與難以忍受等傾向。4.情緒困擾是源自於個體持續不斷的非理性思考、不願意接受現實,堅持凡事要順其心意、要依照他們認為應該的才可以,以及太以自我為中心。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理性-情緒-行為治療英文關鍵字:Rational-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REBT 參考資料王文秀、田秀蘭等人著。兒童輔導原理。1997年初版。頁125-126。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亞斯伯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氛蒐集許多的情報,領會對方的感情和認知狀態。然而有自閉症的人會缺乏這項能力,讀取心理狀態較為困難(心意理論)。像這樣,舉止動作和狀況、氣氛到情緒無法領會的人,即使能看到他人微笑的表情,那所要表達的意思卻無法理解。最壞的時候,表情和肢體語言等,基於其他所有人們之間溝通的些微差異也無法理解。許多時候,他們對於讀取背後的涵義不擅長或者不可能。也就是,人從口裡吐出的言詞如果不解釋,無法了解是要表達什麼。 但是,這是連狀(連續體)的障礙。也有理解表情與他人的意圖沒有感到不自由的亞斯伯格的人。 他們時常和人眼神交會有困難。幾乎不與...
合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表達心意。《國語.魯語下》:「詩所以合意,歌所以詠詩也。」
3.滿意、合乎心意。《老殘遊記》第一二回:「你那個叫翠環,都是雪白的皮膚,很可愛的。你瞧他的手呢,包管你合意。」《文明小史》第一一回:「提起筆來,意思是有,無奈做來做去,總不合意。」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