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達權通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通權達變」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傳二》先主上言漢帝曰:「……臣昔與車騎將軍董承圖謀討操,機事不密,承見陷害,臣播越失據,忠義不果。遂得使操窮凶極逆,主后戮殺,皇子鴆害。雖糾合同盟,念在奮力,懦弱不武,歷年未效。常恐殞沒,孤負國恩,寤寐永歎,夕若厲。今臣群寮以為在昔虞書敦敘九族,庶明勵翼,五帝損益,此道不廢。周監二代,並建諸姬,實賴晉、鄭夾輔之福。高祖龍興,尊王子弟,大啟九國,卒斬諸呂,以安大宗。今操惡直醜正,寔繁有徒,包藏禍心,篡盜已顯。既宗室微弱,帝族無位,斟酌古式,依假權宜,上臣大司馬漢中王。臣伏自三省1>,受國厚恩,荷任2>一方,陳力未效,所獲已過...
八家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陰曹鬼役。在臺灣的迎神賽會中,常見由八人裝扮成牛頭、馬面、白無常、黑無常、夜叉、鬼卒、司枷、攜鎖差役八位鬼役,有如官府的家將,列隊於主神駕前,舞蹈遊行,以驅除惡鬼,警世人。
嘔出心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勢險要的關隘,更能以文克敵,不戰而勝。大家不求富貴,不掛念妻兒,如此用盡心血,極盡辛勞,時時自我警,奮發圖強,準備殺敵報仇雪恥,這是為了什麼呢?就是為了消滅鏟除貪暴的人。這裡的原文就用了「瀝血叩心」,來比喻「費盡心血,極盡辛勞」。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嘔心瀝血」,用來比喻費盡心思,用盡心血。
不敢後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甘心落於人後。含有自我勵的意思。如:「在各國一起競賽的時候,中華健兒不敢後人,努力向前!」
陋室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章名。唐劉禹錫撰。為書房、住處所作的文章,用以警或自勉。崔沔亦有此作。
廣大神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氤氳,惹珠衣而瀝瀝。適蒙慈悲聖主,會上宣揚;大覺牟尼,筵中告語。千般讚嘆,何以勝當,百種談論,實斯悚。世尊遣教為使,往問維摩,彼上之人,難為酬對。況文殊雖居菩薩之位,理未通和,於佛會之中,言出非眾。世尊敕交為使,不敢推辭。銜佛命而多恐不任,仗聖力而必應去得。伏以1>維摩居士2>,具四般之才辯3>,告以難偕4>;現廣大之神通,鹵莽不易。深達實相,善契諸佛之心;无滯詞峰,法式菩薩之語。總持祕密,無不通和,上中下類之音,悉皆盡會。今我若自往問,實愧不任,須仗聖威,然乃去得。由是文殊受敕,大眾忻然。菴園草草盡商量,隨從文殊過丈室。 〔注解〕 (1) 伏以:表自謙的敬辭。 (2) 維摩居士:即維摩...
痛減思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痛定思痛」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韓愈,字退之,唐河陽人。他自幼父母雙亡,由兄嫂撫養長大。後來哥哥死於貶謫之地,靠著嫂嫂教養成人。艱苦的環境並沒有限制韓愈的志氣,他努力讀書,終於如願在朝廷為官。但個性耿直的韓愈,屢次犯顏直諫,因而被一再貶黜。在韓愈給他弟子李翱的〈與李翱書〉中提及:他在京八九年,沒有收入,都靠求人度日,過得非常辛苦。在心靈上也留下不小的創傷。事過之後,回想起當時的情形,更是令人傷心得不知如何自處。可見他是如何地志不得伸。後來「痛定思痛」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吸取慘痛教訓,警未來。
履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腳踩在霜上。比喻在事態的開始階段,持戒慎警的態度。參見「履霜堅冰」條。《宋書.卷四三.檀道濟傳》:「曾不感佩殊遇,思答萬分,乃空懷疑貳,履霜日久。」《新唐書.卷三.高宗本紀.贊曰》:「高宗溺愛衽席,不戒履霜之漸,而毒流天下,貽禍邦家。」
坐薪嘗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臥薪嘗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載,春秋末年,吳、越兩國經常打仗,在一次戰役中,越王句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困於會稽。後來經過一番努力,獲得夫差的赦免,回到越國。句踐回國後,刻苦自勵,夜晚就睡在柴薪上,並且在席位的上方懸掛一顆苦膽,不論是坐著或是睡前都會仰首看膽,就連吃飯的時候也會舔嚐苦膽,用來自我勵,不可忘掉會稽之恥。他最後終於滅掉吳國,雪恥復仇。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臥薪嘗膽」,用來比喻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怛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驚愕的樣子。《列子.黃帝》:「怛然內熱,然震悸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