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242 ms
共 2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各有千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觀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觀察明白透澈。語出《書經.盤庚上》:「非予自荒茲德,惟汝舍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觀火。」
|
食不念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節制飲食,不吃太飽。形容自奉儉樸,不尚奢華。《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紀》:「今雖已老,而復『戒之在得』,故日夜惕厲,思自降損。居不求安,食不念飽。」也作「食不求飽」、「食無求飽」。
|
燎如觀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洞若觀火」之典源,提供參考。 《書經.盤庚上》王若曰:「格汝眾,予告汝,訓汝猷,黜乃心,無傲從康。古我先王,亦惟圖任舊人共政。王播告之,脩不匿厥指,王用丕欽;罔有逸言,民用丕變。今汝聒聒,起信險膚,予弗知乃所訟。非予1>自荒茲德;惟汝含德,不惕2>予一人。予若觀火。予亦拙謀,作乃逸。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 〔注解〕
(1) 予:指盤庚,商朝第十七代君主,生卒年不詳。遷都後改國號殷,因遷都而作告諭臣民之書,即《書經》中的〈盤庚〉三篇。遵湯之德,行湯之政,諸侯來朝,商道復興,在位二十八年。或作「般庚」。
(2) 惕:懼怕。
|
半路修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的公案小說。馮夢龍將其收入《醒世恆言》中,並更改題目,名為〈十五貫戲言成巧禍〉。故事是一椿冤案,警惕為官者不可率意審案,隨便用刑,導致錯殺無辜。南宋高宗時,有位官人劉貴,祖上原本家境不錯,傳到他手中,卻因為時運不濟,陷入窮困。後來他覺得讀書無用,中途改行做生意。但是就好像半路出家一般,從商對他來說,更加不適合,於是沒多久就虧損本錢了。他向丈人借了十五貫錢,準備東山再起,而且將妻子王氏留在娘家,待重新開張再將她接回。回家途中他喝了些酒,敲門許久,小妾陳二姐才來開門;一來因為有些酒意,二來怪她開門太慢,於是開玩笑地說,已將她賣給了人家,得了十五貫錢。陳二姐信以為真,心想應該先回家告訴父母,於是待...
|
驚蛇打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打草驚蛇」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在宋朝鄭文寶所著的《南唐近事》一書中,曾記載這麼一個故事:王魯,南唐人,生卒年不詳,曾任當塗縣的縣令。他在任上時,貪汙收受錢財。有一天,他在府裡批示案件,其中有一個案件是地方百姓聯名控告主簿貪收賄賂。王魯看了嚇一跳,事實上收賄的不只主簿一人,他也有份,於是在卷宗上批示:「你們雖然只是用棍子打草叢,但是我就像藏身在草叢中的蛇,已經有所警惕。」這件事一經傳揚出去,成為好事的人取笑批評的話柄。後來「打草驚蛇」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行事不密,致使對方有所警覺,而預先防備。
|
焠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苦學的人用火灼掌,以警惕自己勿因睡而廢讀。《荀子.解蔽》:「有子惡臥而焠掌,可謂能自忍矣。」
|
慚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慚愧惶恐。南朝梁.簡文帝〈答徐摛書〉:「竟不能黜邪進善,少助國章,獻可替不,仰裨聖政,以此慚惶,無忘夕惕。」隋.煬蕭皇后〈述志賦〉:「雖沐浴於恩光,內慚惶而累息。」
|
分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典小說的套語。多為警惕或教示意義的提稱語。《儒林外史》第二○回:「只因這一番,有分教:立心做名士,有志者事竟成;無意整家園,創業者成難守。」
|
枕戈飲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枕兵器,口嘗苦膽。形容時時警惕,刻苦自勵,以備殺敵報仇雪恥。《梁書.卷五.元帝本紀》:「孤以不德,天降之災,枕戈飲膽,扣心泣血。」也作「枕戈嘗膽」。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