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6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觸目警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睛所見,令人心存警。《野叟曝言》第一一回:「如今也不上岸了,就隨船回去,還打帳帶了師兄棺木,一來觸目警心,免得再萌邪念;二來也了我二人十年來相處的情分。」《黃繡球》第一六回:「我這樓上,預備將來給學生們住宿,就又用了陸機『志士多苦心』的一句詩,題了這三字,好叫他們觸目警心。」
鏡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借別人的事來警自己。《後漢書.卷一六.寇恂傳》:「今君所將,皆宗族昆弟也,無乃當以前人為鏡戒。」
西門豹佩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魏西門豹性急,因而佩韋,以韋的柔軟來警自己。見《韓非子.觀行》。後以西門豹佩韋指以有餘補不足,以長補短。
坐薪懸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臥薪嘗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載,春秋末年,吳、越兩國經常打仗,在一次戰役中,越王句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困於會稽。後來經過一番努力,獲得夫差的赦免,回到越國。句踐回國後,刻苦自勵,夜晚就睡在柴薪上,並且在席位的上方懸掛一顆苦膽,不論是坐著或是睡前都會仰首看膽,就連吃飯的時候也會舔嚐苦膽,用來自我勵,不可忘掉會稽之恥。他最後終於滅掉吳國,雪恥復仇。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臥薪嘗膽」,用來比喻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忽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天上。《淮南子.人間》:「翱翔乎忽荒之上,析乎虹蜺之間。」《文選.班固.答賓戲》:「不睹其能奮靈德,合風雲,超忽荒而躆昊蒼也。」
陪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時處決人的時候,把囚犯和應處決的人一同綁至刑場,用來警囚犯,稱為「陪綁」。如:「經過這次陪綁,他嚇得說不敢再做壞事了。」
戒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自我戒的文字。《大戴禮記.武王踐阼》:「王聞書之言,若恐懼,退而為戒書。」
嚴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君父、長上的命令。《史記.卷四三.趙世家》:「進受嚴命,退而不全,負孰甚焉。」唐.張九齡〈謝知制誥狀〉:「述宣聖旨,誠恐不逮,跪受嚴命,伏增悚。」
鏡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別人的事蹟為借鏡,來警自己。《漢書.卷八五.谷永傳》:「願陛下追觀夏、商、周、秦所以失之,以鏡考己行。」
戒嚴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在思想、行為上有所警、約束。如:「自從與主任同一辦公室以後,他便對自己下了戒嚴令,言行舉止格外小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