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229 ms
共 6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後顧之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自後方、家裡或將來的憂患。《魏書.卷五三.李沖傳》:「朕以仁明忠雅,委以臺司之寄,使我出境無後顧之憂,一朝忽有此患,朕甚懷愴慨。」《宋史.卷四四○.文苑傳二.柳開傳》:「令彼有後顧之憂,乃可制其輕動。」也作「後顧之慮」、「後顧之患」、「後顧之虞」。
|
見利忘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見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唐.王勃〈送劼赴太學序〉:「若意不感慨,行不卓絕,輕進苟動,見利忘義,雖上一階履半級,何足恃哉!」《三國演義》第三回:「某與呂布同鄉,知其勇而無謀,見利忘義。某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呂布拱手來降。」
|
聲淚俱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邊說邊哭。形容沉痛悲傷的情狀。《晉書.卷七六.王廙傳》:「音辭慷慨,聲淚俱下。」《舊唐書.卷一○四.哥舒翰傳》:「上起入禁中,翰叩頭隨之向前,言詞慷慨,聲淚俱下。」
|
借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東市」替代「刑場」,由於古代的刑場在長安的東邊,故以「東市」代之。(註二)1.曹操<短歌行>:「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2.司馬光<訓儉示康>:「石崇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 以事物的資料或工具借代事物以製物的資料代事物或是以行事的工具代事物。(註一)1.劉禹錫<陋室銘>:「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2.文天祥<過零丁洋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部分和全體互相借代1.部分例:范仲淹<岳陽樓記>:「沙鷗翔集,錦鱗游泳。」2.全體例:孟郊<遊子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
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匡正。《後漢書.卷六七.岑晊傳》:「雖在閭里,慨然有董正天下之志。」唐.魏徵〈論時政疏〉:「雖董之以嚴刑,震之以威怒。」
|
冷眼旁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徐夤,字昭夢,福建莆田人,生卒年不詳,晚唐進士,亦是福建史上的第一個狀元,後入仕梁。因梁太祖不滿其〈人生幾何賦〉中「三皇五帝,不死何歸」句,要求徐夤改寫,徐夤不從,於是太祖削去其官職。東歸後,閩王禮聘徐夤成為幕僚,官祕書省正字。後還鄉隱居。在〈上盧三拾遺以言見黜〉詩中,徐夤看到友人因為直言敢諫,反而遭到君王罷黜,心生感觸地寫道:「若是冷靜地在旁觀看,就會覺得這幫阿諛小人的行為很可笑;可是要有人竭忠盡慮地直言進諫,反倒會受誣陷和冤枉。」表達了他對政治黑暗的不滿憤慨。後來「冷眼旁觀」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原用來形容用冷靜的眼光在旁觀察,後亦用來形容漠不關心。
|
發憤忘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心學習或工作以致忘記吃飯。語出《論語.述而》:「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形容十分勤奮。《晉書.卷五六.孫楚傳》:「今發憤忘食,忠慨亮到。」明.無名氏《孟母三移.楔子》:「你如今發憤忘食記在茲,精進功勤皆在爾。」
|
孔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國老,但未受魯哀公的任用,這段期間孔子專註於教育和古籍整理。孔鯉、顏回、子路皆先他而去。孔子有所感慨:「昔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5年後,孔子逝世,被葬於曲阜城北的泗水岸邊。 相貌 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孔子「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雲。字仲尼,姓孔氏」。即有孔子之名「丘」來源於此的說法。 思想 中國偉大的哲學家孔子是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他的哲學思想提倡「仁義」,「禮樂」,「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為體」。儒學思想滲入中國人的生活,文化領域中,同時與影響了世界上其他地區的一大部分...
|
悽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悽涼悲傷。三國魏.曹植〈情〉詩:「慷慨對嘉賓,悽愴內傷悲。」明.陸采《懷香記》第四齣:「今得聚萍蹤梗跡,頓消悽愴。」也作「淒愴」。
|
驚天地,泣鬼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任,實現吾人理想之真正中華民國,則此一部開國血史,可傳世而不朽!否則不能繼述先烈遺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於其遺事,斯誠後死者之羞也!予爲斯序,既痛逝者,並以爲國人之讀茲編者勖。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