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3.55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循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球上水的循環可以由海洋的蒸發作用(evaporation)開始說明。海洋中的水接受太陽輻射的能量後,由液態水轉變成氣態的水汽,然後經由空氣的運動輸送到陸地上,再經過凝結作用(condensation)變成雨或雪等降水(precipitation),降落到地面。降落到地面的水有一部分會下滲到地下的土壤中變成土壤水(soil moisture)或地下水(groundwater),還有一部分會由植物的蒸散作用(transpiration)或由土壤的蒸發作用回到大氣中,剩下的部分則在地表面產生漫地流(overland flow)或地表逕流(surface runoff)。地表逕流有部分會暫時蓄存...
豪氏攀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Japalura swinhonis (Gunther, 1864)
全長最大可達31公分,本種為為現今台灣產攀蜥屬中體型最大者,體背部底色以黃褐色為主,口腔外緣為白色;頜部底色為灰色且常帶有白斑(雌體較不明顯),背脊高且身體微側扁,雄體具較明顯之鬣鱗且喉垂較明顯,雌蜥則體色上不若雄體鮮豔。
台灣特有種,於台灣本島及於離島的蘭嶼、綠島及小琉球皆有記錄,由平地起至海拔1,500公尺之山區。
日行性,喜於森林邊緣較空曠的樹幹或活動,生殖期以夏天為主,一窩可產4~6顆卵;雄體在其他動物接近時會有明顯的伏地挺身示威行為。
T0000000608--有鱗目(Class Squmata)
T0000000614--蜥蜴亞目(Suborder Lacertilia)
T0000000624--舊大陸鬣蜥科(Family Agamidae),Agamids
官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進呈皇帝的章,字堂皇典雅。後比喻徒具形式的例行公事,或空洞不求實際的章、空話。《官場現形記》第五回:「這日因為就要上任,前來稟辭,乃是官樣章,不必細述。」
納特卡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納特卡計畫(Winnetka Plan)目錄1 納特卡計畫的基本原理2 納特卡計畫的實施方法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納特卡計畫的基本原理納特卡計畫所應用的原理主要有下列五項:1.基本學科都採個別化制度,每一學科都分成許多...
大坌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前在臺灣發現最早的石器時代化,因位於新北市八里區大坌坑史前遺址而得名,為一成熟發展的新石器時代化,分布於臺灣本島西岸的北部、中部、南部,以及澎湖群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onchura punctulata
體長11~12公分。喙灰黑色,腳鉛灰色。成鳥頭部褐色,背部褐灰色,尾羽淺棕色,體側及胸部褐色,羽緣白色,成明顯鱗片狀。雌雄羽色相似。幼鳥胸部以及體側土棕色,無鱗片狀斑紋,其餘同雄鳥。
共12亞種,分布於亞洲東部及東南部,包括印度、台灣、菲律賓、印尼。留鳥。
棲地為丘陵山地和平原的草地、稻田、灌叢、竹林,森林邊緣、公園和庭院。成群活動,甚至繁殖期也成群活動。喜歡在芒草叢和稻田中覓食,通常十餘隻小群一起活動,但是在稻米收割季節可見到數十隻較大群一起活動。以稻米和禾本科種子為食物,繁殖期則也捕食昆蟲。飛行為直線波浪,並發出柔弱的叫聲。鳥巢築於離地面不高的灌叢或是竹林中,橢圓形,由雜草、乾葉、細葉脈編織而成。本種無一定的繁殖期,甚至寒冷的冬季亦可見到其抱蛋育雛以及幼鳥活動。一窩約產卵4枚,卵白色。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梅花雀科(Family Estrild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章的體裁或風格。《選.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自漢至魏四百餘年,辭人才子,體三變。」《隋書.卷三五.經籍志四》:「世有澆淳,時移治亂,體遷變,邪正或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辭藻、章。《史記.卷六○.三王世家》:「天子恭讓,群臣守義,辭爛然,甚可觀也。」也作「詞」。
卑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東海岸所發現的古化遺址之一。約存於二千多年前,分布範圍包括南岸山脈和中央山脈縱谷。
學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生化目錄1 前言2 學生同儕3 化研究4 關鍵字5 參考書目 前言從社會學的觀點看來,同儕團體可以說是影響學生社會化歷程的一個重大因素,經過一些學生同儕團體的過程,學生可以發展出自由、平等與民主等風氣,也從這些發展出來的特色來達到校園的多元化色彩,並能夠在此扮演各種角色,從而適應到社會上的對應角色位置。(註1) 學生同儕同儕團體是另一種學習與成長的歷程,藉由團體的規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