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陰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詩集》本(又名《陰常侍詩集》)一卷。另有《二酉堂叢書》本以及《叢書集成初編》本。 評價張溥《漢魏六百家集何記室集題詞》:「何仲言(何遜)文名齊劉孝標,詩名齊陰子堅。」杜甫〈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李侯(指李白)有長句,往往似陰鏗。」陳祚明《採菽堂古詩選》:「陰子堅詩聲調既亮,無齊、梁晦澀之習,而琢句抽思,務極新雋,尋常景物,亦必搖曳出之,務使窮態極妍,不肯直率。」
|
劉獻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料所留不多,但從一些事情可知他從小就很聰穎,加上他常不眠不休的讀書,所以沒幾年的時間,他就遍讀經史百家之書,其中《莊子》一書為其最愛,因此其字取為「繼莊」。康熙五年(西元一六六六年),吳三桂弒南明桂王,時獻廷十九歲,雙親已逝,舉家南隱於吳江,並因不時濟貧以致傾家蕩產。此後南隱吳江,直到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年)「三藩之亂」爆發為止。三藩之亂定後,獻廷妻死,獻廷遂拋家別子過著浪跡天涯的生活。康熙二十六年(一六八七年),獻廷因萬斯同之薦,北上應徐乾學聘,入京參明史館事,其主要工作為增訂《明史‧曆志》稿,從此他在京師住了四年,...
|
伐異黨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黨同伐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黨同伐異」意思是結合同黨,攻擊異己,原指學術上派別之間的鬥爭。漢初採黃老治術,主張無為和崇尚自然等政治思想,但自漢武帝劉徹執政後,採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一時間儒學興盛起來,學者經常聚集討論,以致宣帝時召集諸儒在石渠閣講論六藝。在評議《公羊》、《穀梁》時產生分歧,引發爭論,以致有「黨同伐異之說」。也就是觀點相同的人結為同黨,攻擊觀點和自己不同的。後來「黨同伐異」演變為成語,用來泛指一切團體之間的鬥爭。
|
表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顯揚、表揚。《漢書.卷六.武帝紀.贊曰》:「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也作「表顯」、「表彰」。
|
李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著作、評價 李益是中唐邊塞詩的代表詩人,他擅長絕句,尤工七絕。今存《李益集》2卷,輯入朱警《唐百家詩》和黃貫曾《唐二十六家詩》;《李君虞詩集》2卷,輯入《唐詩百名家全集》。《二酉堂叢書》本《李尚書詩集》 1卷。事蹟見《新唐書》本傳、《唐才子傳》。卞孝萱撰《李益年譜稿》,載《中華文史論叢》1979年第2輯;譚優學撰《李益行年考》,見《唐詩人行年考》。
|
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周代地方行政組織之一,百家聚居一處稱為「酇」。《周禮.地官.遂人》:「五家為鄰,五鄰為里,四里為酇。」
|
嚴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貢獻,歷來詩論家多指出這兩方面的差距。 參考資料《唐宋詞欣賞》地球出版社,1990年1月初版《唐宋詞百家全集》廣州出版社,1994年9月
|
戰國時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故事2 諸子百家3 關鍵字4 出處 故事商朝由於長期受到周邊的遊牧民族的入侵而日漸衰弱,在約西元前1025年被推翻。繼而代之的是新的王朝政權─周朝。周朝成功地維持了幾個世紀的統一王國。他們不僅改良武器,裝備有鐵劍、弓箭和戰車,並且在北方邊境建築防禦工事,抵擋周邊遊牧民族的入侵。自西元前481年起,周朝統治的中國,陷入了長達三百年的分裂局面─戰國時期,諸侯各自稱王稱霸,戰爭持續不斷。在此時期,至聖先師孔子率領弟子們周遊列國,到處鼓吹中庸之道,希望各國君主能彼此克制行動,和平共處。孔子認為,君主不但需要維持君臣的和平...
|
戴叔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 戴叔倫 (732—789)字幼公,一字次公, 金壇城西南窯村(今屬江蘇)人,唐代中期著名的詩人,出生在一個隱士家庭。 祖父戴修譽,父親戴昚用,都是終生隱居不仕士人。戴叔倫年少時拜著名的學者蕭穎士為師,他博聞強記,聰慧過人,“諸子百家過目不忘”,是蕭門弟子中出類拔萃的學生。至德元載(756年)歲暮,為避永王兵亂,25歲的戴叔倫隨親族搭商船逃難到江西的鄱陽。在人生地疏的異鄉,家計窘迫,於是他開始探尋仕途。大曆元年(766年),戴叔倫得到戶部尚書充諸道鹽鐵使劉晏賞識,在其幕下任職。 大曆三年,由劉晏推薦,任湖南轉運...
|
尸祿素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歌內容是在諷刺在上位者不勞而食。詩人透過反詰設問的手法,反覆提到:有人不耕種、不收割,為何可獲取三百家的榖糧?有人不上山打獵,為何院子裡掛得都是貆的毛皮?詩歌末尾則說出君子們可是不會白吃、白喝而不從事勞動。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尸位素餐」,用來指占著職位享受俸祿而不做事。出現「尸位素餐」的書證如《漢書.卷六七.楊胡朱梅云傳.朱雲》:「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朱雲當著漢成帝的面,批評張禹不能匡正輔佐主上,也不能對人民有所幫助,占著職位享受俸祿而不做事。今亦可用為自謙之詞,表示自己未能盡到職責。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