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2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敘事治療(narrative_therap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漸進探索 或建構個案的經驗。2. 外化對話/問題:把問題擬人化、物化,並把問題和人分開。讓個案有新的空間和角度來看待問題。外化過程包含了描繪影響和閃亮時刻。3. 獨特事件問句:外化對話之後,可提問是否在一些事件中有成功處理問題的經驗。如「是否曾經有過憤怒想佔據妳,但你成功拒絕的經驗?事情是怎麼發展?怎麼作到的?」。此技巧類似焦點治療的「例外問句」。4. 改寫故事:探索獨特事件之後,開始協助個案改寫新的替代故事。加入重要他人的角色,建構出更完整流暢的故事。CO可跟著個案的故事走,也可用一系列提問引導。此技巧可幫助個案發現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上下四方,為整個空間的總稱。如:「宇宙」、「寰宇」。《荀子.富國》:「萬物同宇而異體,無宜而有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間或空間延續不斷。如:「亙古」、「橫亙」、「綿亙數里」。《樂府詩集.卷四一.相和歌辭十六.南朝宋.鮑照.東武吟行》:「密途亙萬里,寧歲猶七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空間、距離大。與「短」相對。如:「長橋臥波」。《楚辭.屈原.九歌.國殤》:「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空間、處所。《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
得不償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不償失」原作「得不酬失」。漢時西羌所居區域,屬於西漢統轄範圍,由於漢代統治階級不斷侵奪西羌生存的空間,羌人抗爭前後延續一百餘年之久。羌人與漢朝力量對比雖然懸殊,數次抗爭都被漢朝鎮壓下來,但漢朝長期所耗費的人力金錢甚巨,等到羌人亂事略定,而漢朝的國勢也已衰弱了。所以范曄感歎說:國家付出這麼大的成本去平亂,但所得的效果卻是有限,並且造成國勢的衰敗,實在是「得不酬失」啊!酬,就是報償的意思。後來「得不償失」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所得不足以抵補所失。出現「得不償失」的書證如宋.蘇軾〈和子由除日見寄〉詩:「往事今何追,忽若箭已釋;感時嗟事變,所得不償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空間從別處移動至此處。與「去」、「往」相對而言。如:「回來」、「車來了」。《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按圖索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拿著周朝人伯樂所畫的圖象,到市場裡尋找千里馬一樣,結果當然是找不到。這並非舊有的方法不好,而是時間、空間都已經改變,舊時的方式可能不適用於今時,所以當然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但成帝並沒有聽進梅福的諫言,仍是耽於酒色,怠忽朝政,因而埋下了外戚亂政的禍根。後來「按圖索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做事拘泥成規,呆板不知變通。今則多用以比喻按照所掌握的線索來辦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時間、空間的距離大。與「近」相對。如:「遙遠」、「邊遠」、「長遠」。《詩經.豳風.七月》:「取彼斧斨,以伐遠揚。」《警世通言.卷一一.蘇知縣羅衫再合》:「因船是年遠的,又帶貨太重,發起漏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幾何學上稱兩直線相交所夾成的空間。如:「直角」、「鈍角」、「對頂角」。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