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46 ms
共 2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亮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堅貞、高尚的節操。唐.白居易〈與仕明詔〉:「忠誠亮節,宜因實而錫名。」
|
氣憤填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紛紛隱居起來。即使後來漢光武帝禮聘他們,也不願意出仕,更不用說到了東漢中後期,小人當道的時候了。這種高尚的品行是值得為他們立傳的。
「義憤」是指士人見到漢室衰微,以致王莽有機可乘,奪取政權,心裡充滿了正義的憤怒。
「填膺」則見於唐.高適〈餞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嶺南〉詩,這是唐代的邊塞詩人高適替朋友餞別寫的一首詩,說從前看到朋友有才能卻不受重用,一直為他感到委屈。今日友人有機會為官,徵召的命令也下來了,這位朋友必須立刻前往嶺南上任。高適除了不捨之外,也叮嚀他到異地應注意的事情。詩中的「氣填膺」指的就是因朋友的懷才不遇感到不平,氣憤填滿胸中。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義憤填膺」,指胸中充滿因正義而激起...
|
丹心耿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忠心耿耿」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九歎》是劉向為追念屈原忠信之節操而作,表面上是吟詠屈原,實際上是自歎身世。在〈惜賢〉篇中,劉向舉王子僑、申徒狄、許由、伯夷、介之推、申生、卞和、伍子胥、比干的事蹟,說明自己雖具他們的清高忠直,也一樣不免被陷害。他本想放棄高尚的品德,但內心因此感到痛苦而作罷;也想要迎合世俗,無奈心意閉塞而不能開竅。在渾濁的環境裡,即使呈獻自己微不足道的誠信,卻仍然被小人離間而壅蔽。劉向深嘆有志難伸,只得心悲忿而涕橫流。「忠心耿耿」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極為忠誠。
|
英雄短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英雄氣短」之典源,提供參考。 《增廣尚友錄統編.卷三.蘇丕》蘇丕,宋青州人,祖德祥。建隆四年狀元。丕1>有高行2>,少時一試禮部3>,不中,即拂衣去,曰:「此中最易短英雄4>之氣。」因築室渳水之濱,五十年不踐城市。歐陽修言於朝,賜號沖退居士。 〔注解〕
(1) 丕:蘇丕,宋青州人,宋太祖建隆四年(西元963年)狀元,生卒年不詳。
(2) 高行:高尚的品行。
(3) 禮部:古代官署。漢時為尚書的客曹,至北周始稱為「禮部」。隋、唐以後為六部之一。掌禮儀、祭祀、貢舉、學校、宗俗教化、接待外賓之事,禮部尚書為其長官。清以後改為典禮院。
(4) 英雄:見識、才能、作為等超群的人。
|
高格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格高尚。如:「有些人明明粗鄙不堪,偏自以為是個高格調的人。」
|
清風峻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純潔高尚的人格節操。如:「聖賢的清風峻節令人景仰。」也作「清風高節」、「清風勁節」。
|
挺拔不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獨立特出,與眾不同。如:「他品德高尚,挺拔不群,是個傑出的人物。」《宋史.卷三三一.列傳.沈遘》:「遼字叡達,幼挺拔不群,長而好學尚友。」
|
抗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志向高尚不屈。《六韜.卷一.文韜.上賢》:「士有抗志高節,以為氣勢。」
|
高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高尚而有義氣。《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足下高誼,實在古人之上。」也作「高義」。
|
耳染目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耳濡目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耳濡目染」原作「目擩耳染」。唐代時,虔州長史房啟因病去世,文學家韓愈為他撰寫墓誌銘,講述他生前的種種事蹟。房啟的身世顯赫,曾祖父與祖父都做過宰相,父親也擔任過祕書少監等職務。韓愈說他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受到父祖輩的影響,聽熟了、看慣了應有的做人處世態度,而養成高尚的品行與才能。後來「耳濡目染」這句成語就從原文的「目擩(ㄖㄨˋ)耳染」演變而出,形容經常聽到、看到而深受影響。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