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蔣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06/2032.臺灣美術全集12 蔣勳等/著 藝術家出版社出版; 1993/01/1533.東西南北人 蔣勳等/著 爾雅出版社出版; 1992/12/2034.來日方長(東華)博客來出版社出版; 1992/06/1535.祝福 蔣勳 東潤(吳氏總經銷) 1991/11/1536.眼前即是如畫的江山 蔣勳 東潤(吳氏總經銷) 1991/11/1537.今宵酒醒何處 爾雅出版社出版; 1990/07/2038.多情應笑我 爾雅出版社出版; 1989/01/0139.大度.山 爾雅出版社出版; 1987/01/2040.希...
顧炎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的繼母,離開了他的家鄉。他想渡海去投奔魯王,還沒有去成,魯王政權已經覆滅了。顧炎武隱姓改名,在長江南北一帶奔走,想組織一支抗清義軍,但畢竟勢孤力單,沒能成功。當時,沿海和太湖一帶還有零星的抗清活動,清朝官府防備很嚴,發現有什麼抗清嫌疑的人,就要加上"通海"的罪名,打進監獄。昆山有個官僚地主葉方恆,想吞沒顧炎武家的田地,買通顧家的僕人,誣告顧炎武通海。葉方恆還把顧炎武抓起來,私設公堂,逼他自殺。顧炎武一些朋友為了搭救他,去找在清朝做官的錢謙益幫忙。錢謙益本來是南明弘光政權的禮部尚書,又是個出名的文學家,清兵下江南的時候,...
超群絕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4) 董督:監督、管理。 (5) 荊州:地名。漢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地處長江中游,三國至南北朝時代是政治、軍事的重地。轄地約今湖北湖南兩省及河南省西南部。 (6) 馬超:字孟起,扶風茂陵人,生卒年不詳。西涼太守馬騰之子。漢末為偏將軍,領騰部曲。進軍至潼關與曹操戰,敗奔漢中,聞先主圍劉璋於成都,遂請降。將兵到城下,璋即稽首,累遷驃騎將軍,領涼州牧,封漦鄉侯。卒謚威。 (7) 諸葛亮: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忠心耿耿。曾敗曹操於赤壁,佐定益州,使蜀與魏、吳成鼎足之勢。劉備歿,輔助後主劉禪,封武鄉侯。與魏長期爭戰,後...
僕僕風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處奔波。形容旅途勞累。如:「他僕僕風塵,南北奔走。」也作「風塵僕僕」。
蟑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觸角呈長絲狀、腳粗壯有刺、且行動快速,也因為善於躲藏,常隨著交通工具飄洋過海到世界各地,目前應該除了南北極外,全世界都有牠們的蹤跡。蟑螂適應能力更是強大,不管是生活在屋內或生活在森林、草原,他們的生存力都相當驚人,能夠三個月不吃東西、也可以忍受一個月沒水喝,即使在冰庫冷凍四十八小時,也還能活下;此外繁殖能力強,一個卵囊可以孵化15-40隻小蟑螂。2. 蟑螂被分類在昆蟲綱、斐蠊目。蟑螂屬於雜食性動物,無論是飯菜殘渣、木屑紙張都會吃,並且蟑螂會傳播細菌,可以說是家中的大害蟲之一(非常耐寒也耐熱,,也能挨打挨餓),目前對付蟑螂...
不得要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使烏孫,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諸國方與漢交通,使漢朝能與中亞交流,並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兩條通路,並引進優良馬種、葡萄及苜蓿等。
楚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達豐富的思想感情。楚國踞南,蠻夷之國;文化來源,與周同受殷商影響。楚莊王時,楚國勢力急張,以北進取;南北文化,水乳交融,中原高度的思想文化大大地為楚國吸收。到了戰國時代,南北文化之滙更顯,《詩經》移植於南方足可證。當時楚國君臣上下,說起話來,詩經朗朗;此等移植,開始之時,多用於外交辭令,後來滲入楚文學,感染文人的思想。關於楚辭的特征,宋代黃伯思在《校定楚辭序》中概括說:“蓋屈宋諸騷,皆書楚語,作楚聲,記楚地,名楚物,故可謂之‘楚辭’。”(見《宋文鑒...
四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圍四面。北魏.酈道元《水經注.穀水注》:「池東西千步,南北千一百步,四周有塘。」也稱為「四周遭兒」。
劉義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集其門下,當時名士如:袁淑、陸展、何長瑜、鮑照等人都曾受到他的禮遇。 學術思想《世說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志人小說」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劉義慶召集門下食客共同編撰。全書分上、中、下三卷,依內容分有:「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等,共三十六類,每類收有若干則,全書共一千多則,每則文字長短不一,由此可見筆記小說「隨手而記」的特性。《世說新語》主要記述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統治階級的情況,反映了魏晉時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記載頗為豐富真實,這樣的描寫有助讀者了解當時士人所處的時代狀況及政治社會環...
口中雌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信口雌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信口雌黃」原作「口中雌黃」。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時代環境的動盪不安,道家老子和莊子的清靜無為思想,因此得以流行,許多人都喜歡以老莊思想為談論內容,王衍就是其中的一個。他每每在談論老莊玄妙的哲理時,總能侃侃而談,即使是講錯了,或是在道理上有說不通的地方,仍然不慌不忙地隨口改正,彷彿嘴裡含了雌黃,隨時改正,所以大家都稱他是「口中雌黃」。後來「信口雌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不顧事實真相,而隨口亂說或妄作批評。出現「信口雌黃」的書證如清.張雲璈〈察吏行〉:「太守觀察本切近,豈肯信口生雌黃。」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