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投契、睦。《詩經.大雅.民勞》:「柔遠能邇,以定我王。」《史記.卷五三.蕭相國世家》:「何素不與曹參相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誨、教導。通「訓」。《史記.卷一○.孝文本紀》:「今列侯多居長安,邑遠,吏卒給輸費苦,而列侯亦無由教馴其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病。如:「隱疾」、「夙疾」、「痼疾」、「積勞成疾」。《論語.為政》:「父母唯其疾之憂。」《史記.卷六八.商君傳》:「苦言,藥也;甘言,疾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惡劣的、不好的。如:「醜聞」、「醜事」。《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項羽為天下宰,不平。今盡王故王於醜地,而王其群臣諸將善地。」
蕭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擬聲詞:(1)形容馬鳴聲。唐.杜甫〈兵車行〉:「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2)形容風聲。《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3)形容落葉聲。唐.杜甫〈登高〉詩:「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袞袞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胸部兩側,由腋下至肋骨盡處的部位。亦指肋骨。《說文解字.肉部》:「脅,兩膀也。」《楚辭.屈原.天問》:「平脅曼膚,何以肥之?」《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傳》:「魏齊大怒,使舍人笞擊睢,折脅摺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有膽量、不畏懼。如:「敢作敢當」。《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吾攻趙旦暮且下,而諸侯敢救者,已拔趙,必移兵先擊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接納、收容。通「納」。《孟子.公孫丑上》:「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荀子.富國》:「婚姻娉內,送逆無禮。」《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列傳.屈原》:「懷王怒,不聽,亡走趙,趙不內,復之秦,竟死於秦而歸葬。」
5.宮廷、朝廷。如:「宮廷大內」。《史記.卷一二○.汲黯傳》:「以數切諫,不得久留內,遷為東海太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嚴厲的、苛刻的。如:「嚴刑峻法」。《史記.卷一一八.淮南王傳》:「政苛刑峻,天下熬然若焦。」《後漢書.卷三三.朱浮傳》:「浮性矜急自多,頗有不平,因以峻文詆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燒光、燒盡。《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樹,赭其山。」唐.柳宗元〈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黔其廬,赭其垣,以示其無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