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舊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往日的交情。《三國演義》第一一回:「融之欲救陶恭祖,雖因舊誼,亦為大義。」
孱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懦弱無能的君王。《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列傳》:「吾王孱王也。」《新唐書.卷一○二.列傳.姚思廉》:「思廉以諸王侍孱王,奮然陳大義,挫虓虎而奪之氣。」
二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羊傳》、《穀梁傳》。《後漢書.卷三六.賈逵傳》:「帝善逵說,使發出左氏傳大義長於二傳者。」晉.杜預〈春秋左氏傳序〉:「簡二傳而去異端,蓋丘明之志也。」
割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義而不顧私情。《後漢書.卷四一.宋均傳》:「宜割情不忍,以義斷恩,發遣康、焉各歸蕃國,令羨等速就便時,以塞眾望。」
質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直言責問。《後漢書.卷七一.皇甫嵩傳》:「卓方置酒歡會,堅壽直前質讓,責以大義,叩頭流涕。」
傾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斷送、害死。《水滸傳》第六十七回:「欲請員外上山,同聚大義。不想卻遭此難,幾被傾送,寸心如割!」
割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義而不顧私恩。《後漢書.卷二九.申屠剛傳》:「昔周公先遣伯禽守封於魯,以義割恩,寵不加後,故配天郊祀,三十餘世。」
弄文輕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重文事而輕視武事。《三國演義》第二五回:「汝等弄文輕武,使我失大義!」
章句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拘泥於分析章句,而不能綜合了解大義的學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