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心悅誠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孟子.公孫丑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指誠心誠意的服從。元.劉時中〈端正好.眾生靈套.滾繡毬〉曲:「那問他料不齊,數不足,連櫃子一時扛去,怎教人心悅誠服。」《醒世姻緣傳》第六一回:「百姓不怕官府的時候,虧你心悅誠服的坐在監裡,獄也不反一反!」
撥亂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除去混亂局面,恢復正常的秩序。語本《公羊傳.哀公十四年》。[例]出色的政治家,就是在社會動亂的時候,能夠撥亂反正。
管中窺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管中窺豹」是指從管中看豹,只能看到一小部分,不能得到事物的全貌。這句成語見於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記載了一段王獻之幼時的事。東晉大書法家王獻之小時候,有一次在看父親的門生玩賭博遊戲,居然能看得出勝負,在一旁叫道:「南風不競。」那些門生輕視他是小孩子,便笑著說:「這小鬼有如用管子看豹,只看到牠身上的一塊斑點。」嘲笑他年紀小,見識少。王獻之人小氣傲,聽到這句話,氣得瞪大了眼睛,怒沖沖地說:「我只比荀粲和劉真長差一點而已,比你們強多了!」說完便拂袖而去。後來「管中窺豹」被用來比喻所見甚小,未得全貌。
一舉兩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候,因為楚國斷絕與齊國的盟友關係,因此齊國打算出兵攻伐楚國。陳軫則向楚王建議:「可以割地給齊國,以求得調解;又能因此向秦國講和。」於是楚王就派陳軫前往秦國,秦王對陳軫說:「你以前曾在秦國任職,說起來我們算是舊識。因為我沒有治國的才能,所以你後來就離開秦國,到楚國去了。現在齊、楚即將互相攻伐,我如果出兵相救,也許有利、有弊。你現在不能只為楚王計謀,應該也要有其他的方法來為我策畫一下。」陳軫就舉了管與的例子回答秦王:以前有兩隻老虎為了爭食一個人而相鬥,管莊子看到了,就要將牠們殺死,這時管與卻阻止說:「兩隻老虎互相爭鬥,結果必定是大的受傷,而弱小的死亡。既然如此,你等老虎受了傷再殺牠們,就可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相會的時候或地方。如:「春夏之交」、「湘鄂之交」。《左傳.僖公五年》:「其九月、十月之交乎?」
倒行逆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平定其國難。返國後楚昭王賞功,逃而不受。 (3) 日莫:「莫」為「暮」的本字。日暮,指日落、黃昏時候。〔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
大義滅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父親石碏,要怎麼做才能安定民心、鞏固王位。石碏曾經是衛桓公的重臣,很受到人民的尊敬,當石厚來請教的時候,他說:「只有覲見周天子才能安定君位。」石厚又問:「如何才能覲見天子呢?」石碏說:「陳桓公正受到周天子的寵信,而現在陳國和衛國的關係非常和睦,因此如果去拜訪陳國的國君,請他向周天子請示,必定可以得見。」於是石厚就跟隨著州吁到陳國。這時石碏暗中派人告訴陳桓公:「衛國領土狹小,而我已經年老了,不能有所作為。州吁和石厚就是殺了我國國君的人,請你們趁這個機會處置他們。」陳國人就把他們抓起來,請衛國人親自來處置二人。衛國派右宰醜在濮縣把州吁殺了。至於石厚,大家認為因為是石碏的兒子,應該從寬處理,殺了首...
一竅不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3 解釋4 詞意5 例句 出處 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過理》:“殺比干而視其心,不適也。孔子聞之曰:'其竅通,則比干不死矣。'高誘注:“紂性不仁,心不通,安於為惡,殺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竅通則比干不見殺也。” 故事 商朝的時候,有一個非常殘暴的國王叫做紂王,紂王非常喜愛他的妃子妲己,一天到晚跟妲己喝酒玩樂,根本不管國家的事,也不管老百姓的生活過的好不好!他還聽信妲己的話,殺了很多忠臣和無辜的老百姓。有一天,紂王的叔父比干看不下去,就很生氣的勸紂王說:“你呀!不可以一直沉迷在酒色裡面,不可以亂殺忠臣...
社會建構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動。社會建構主義認為知識是適應性的,透過個體與環境互為主體,進而建構出知識整體,例如: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個人會和別人一起討論或請求別人幫助,這涉及個人和環境的互動;社會建構主義下對於教師的角色在於設計與挑戰學生思考方式的情境,希望在一群體的協商與討論、修正中產生知識,因此在此主張下重視真實情境學習的動態歷程,強調情境認知(situated cognition)的學習,又稱情境學習(situated learning)。情境學習認為知識相嵌於情境脈絡中,唯有透過主動參與與探究生活情境的學習活動,才能掌握真正的知識。
胯下之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胯下,兩腿之間。本指漢代韓信年少失意的時候,曾忍辱從惡霸的胯下爬過。後用以比喻人不得意時所承受的屈辱,常用來勸喻一般人忍一時之辱,不逞血氣之勇。典出《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傳》。[例]倘能將胯下之辱轉為奮發向上的動力,則天下斷無不可成之事。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