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79.54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厭食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瀉藥等藥物、體育鍛煉等方法過度追求減輕體重,甚至在明顯消瘦的情況下還認為自己太胖。第四版《精神疾病斷與統計手冊》將其分為兩類。限制型患者主要靠禁食和鍛煉,暴食引吐型患者為間歇出現暴食,然後又用各種方法降低體重。厭食症是精神性的疾病,又稱心因性厭食症。這種疾病跟大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失衡,以及患者本身的自我形象概念偏差有關,容易發生在青少年時期(13-18歲)。 發病之原因常伴隨著壓力事件,例如突然接下重任、離家念大學、準備聯考等。心因性厭食症的病程與結果相當不一 致,有的在單次發作之後完全康復,有的在體重恢復正常之後又...
治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治療痊癒。如:「醫護人員日夜不休的細心療,終於治癒了他的病。」
個別化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hing material),簡稱T教材,提供升學準備學生學習。多途或任選學習過程差別進度與速度隨時斷紀錄迂迴前進,補救教學:若未能順利通過,則以同一教材或類似教材施予補救教學。並用多種評量:兼重起始評量、形成性評量、總結性評量;所使用的測驗兼用標準參照測驗與常模參照測驗。行政服務配合:維持一般班級編制,並極力尋求學校行政的密切配合。回饋與修訂,不斷研究發展:研究小組指出個別化教學的效果並非普遍的,必須有更多的相應配合條件才可能有效實施。 參考資料黃政傑(2012)。教學原理。師大書苑有限公司。166-169。 關鍵字...
妥瑞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特別是鏈球菌感染時)時急遽加重者,都會被懷疑,加上患者血清中可驗出自體抗體或特殊的淋巴球標記就可確立斷。但此種病因仍佔妥瑞氏患者中的少數,體質上必須有特定免疫反應才會發生。因為,大家都得過鏈球菌感染,卻不是人人都會併發熊貓症。四、斷標準根據DSM-IV1994年美國精神學會第四版的斷和統計手冊,必須符合以下五個條件:(一)多重運動性抽動及一種或更多聲性抽動。(二)這些抽...
處方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醫生斷完畢後,開給病患的藥單。參見「處方」條。
資源教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資源教師2 資源班教師一般常用的支援類型有三種: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資源教師資源教師是學校的資源人士或支援人,乃受過特殊教育訓練的特教教師,負責資源教學的計畫與執行。資源教師提供直接的或間接的特教服務,包括斷、教學、評量、教師在職研習或諮詢、教材教具製作、蒐集、提供與示範、教學策略發展與推廣、特教實證研究與調查,以及爭取與維護特殊兒童權益與福利等。一般而言,資源教師的資源班班級經營的主要工作包括行政組織與人員編製、資源班設備與經費、學生篩選與鑑定,以及資源班的管理與運作等。從資源班臨床教學的實際措施而言,資...
遊戲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內在世界。7. 滿足需求、希望:透過遊戲,兒童在幻想的世界中,可以滿足他們的各種需求和希望。8. 斷、分析行為:諮商員透過兒童的遊戲,可以斷、分析、解釋、瞭解兒童的行為。9. 學習社會技巧:透過假戲真做,兒童在遊戲中可以學會社會技巧,並類化到日常生活中。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遊戲治療英文關鍵字:Play Therapy 參考資料註1.林建平著(2010,二版)。兒童輔導原理與諮商(頁359~362)。臺北市:五南。相關教學資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
藝術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藝術治療(art therapy)目錄1 定義2 目的3 藝術治療的十二點特質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定義藝術治療(art therapy)即一般所謂的繪畫治療。繪畫在早期多做為人格斷的工具,如開發出來的事實、人物畫測驗、畫樹測驗等,均為投射法(projective technique)的應用測驗。 目的是藉助繪畫及其創造性的自由表現活動,案主可將潛意識內壓抑的感覺與衝突呈現出來,並且在繪畫過程中獲得抒解與滿足,而達到斷與治療的效果。 藝術治療...
膿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當身體的局部組織遭到細菌或黴菌感染,白血球會聚集在患部,以消滅入侵的病菌。如此,患部壞死的細胞與白血球、病菌等混在一起形成膿。由膿液積聚而成的凸出物,稱為「膿包」。[例]他的小腿上長了一個膿包,醫生斷後認為必須開刀治療。
亞斯伯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言及認知發展。亞斯伯格症患者經常出現肢體笨拙和語言表達方式異常等狀況,偶爾會發出怪聲音,但並不作為斷依據症源緣起亞斯伯格症候群是根據奧地利兒科醫師漢斯·亞斯伯格命名。1944年,他在研究中首度記錄具有缺乏非語言溝通技巧、在同儕間表露低度同理心、肢體不靈活等情形的兒童[3]。五十年後,它被標準化為斷依據,但學界對疾病症狀的界定仍尚不明確[4]。爭議包括,亞斯伯格症候群是否等同於高功能自閉症(HFA)[5] ;造成此爭議的部分原因是因為它的盛行率...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