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心驚膽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驚膽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心驚膽戰」這個成語是用來形容十分驚慌害怕,典源出自〈維摩詰經講經文〉。其中有一段敘述維摩詰假稱身患疾病,藉著眾人來探視他時,得以教化眾生。釋世尊也派他的弟子前去探視,但是大家都因為維摩詰的辯才太了得,沒有人想要代表去探視。於是世尊要彌勒菩薩去探視維摩詰,彌勒菩薩回答世尊說:「世尊,我恐怕也不能勝任。因為我曾在兜率天宮為兜率天王及其眷屬說修習到得不退轉法時,維摩居士的對我的一段反論,現場的人聽了後,都同時證入無生法忍的境界。當時,我覺得十分慚愧,憂慮惶恐,對自己的不足感到驚慌害怕。我與他的境界實在是差太遠了,所以恐怕沒有辦法代表大家去探視維摩居士,...
系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判斷句中聯結主語與斷語的詞稱為系詞。如「釋牟尼佛是佛教教主」、「我是學生」中的「是」就是「系詞」。也稱為「繫詞」。
五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指五種錯誤的見解。一為薩耶見,謂主張五蘊中的其中一蘊是我,其餘則是我所;二為邊執見,指常見或斷見。主張某類有為法是永存的是常見;主張死後沒有來世是斷見;三為邪見,主張不論世間或出世間都無因果的見解;四為見取見,執著上述的見解及把身心當作最殊勝、能得清淨的思想。五為戒禁取見,依從錯誤的見解、戒律、禁忌,認為由此可以達到解脫、出離的見解。《瑜伽師地論》卷五五:「生於五見,謂薩耶見、邊執見、見取、戒禁取、邪見。」
多元智慧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哈佛大學教授納所提出(Multiple Intelligence),駁斥過去對智慧單一的觀點。認為每個人都具備八項智慧,且大多數人的智慧都可以發展到充分勝任的水準。智慧通常可以複雜的方式統合運作,例如煮菜,要看食譜,要運用語文智慧;要量配料份量,要用數學邏輯智慧;要做出適合大家的口味,要用人際、自省智慧。每項智慧都有多種表現智慧的方法,且納相信仍有其他智慧存在的可能。目前發現有八種多元智慧,包括語文智慧,是能有效運用口頭語言或是書寫文字的能力...
題外生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節外生枝」之典源,提供參考。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一》1>一向目視雲霄,壁立千仞,則孤負諸聖;一向拖泥涉水,灰頭土面,則埋沒自己。如今恁麼也得,不恁麼也得,且貴正眼流通。還委悉麼?直饒高步毘盧頂,不稟釋文,婢視聲聞,奴呼菩薩底來,也須亡鋒結舌,自餘故是出頭不得。所以道:三世諸佛只言自知,歷代祖師全提不起,一大藏教詮註不及,明眼衲僧自救不了。若據本分草料,猶是節外生枝。不涉化門一句作麼生道?陣雲橫海上,拔劍攪龍門。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朱熹〈答呂子約書〉其三(據《朱子文集.卷四八》引)、宋.朱熹〈答胡季隨書〉其四(據《朱子文集.卷五三》引)。〔參考資料〕 ■宋.朱...
摩耶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陀釋牟尼的生母。梵語māyā-devī的音意合譯。名摩訶摩耶,相傳為天臂城釋族善覺長者的女兒。唐.顧況〈八月五日歌〉:「四月八日明星出,摩耶夫人降前佛。」也譯作「摩訶摩邪」。
王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王族、皇家。《文選.王巾.頭陁寺碑文》:「是以如來利見維,託生王室。」
宗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禪宗。宋.契嵩編《傳法正宗論.卷下.第三編》:「古者謂禪門為宗門,此亦龍木祖師之意耳。亦謂吾宗門乃釋文一佛教之大宗正趣矣。」
獨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梵語pratyeka-buddha的意譯。一種佛教修行者所證得的果位。參見「辟支佛」條。《瑜伽論記》卷八上:「如上說獨覺者,是今世成道,自覺不從他聞,是名獨覺辟支佛。」
造車合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說法,一佛代表的是存於自性中的佛身,二菩薩代表的是欲證成佛身所需的條件。就其代表人物來說,一佛是釋牟尼佛,二菩薩分別指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文殊菩薩代表智慧,普賢菩薩代表修行。透過智慧開悟後,還須勤於修行,才能使本就存有的佛性透顯出來。未證成佛身時,即為三者未能融合,此時一佛二菩薩似乎是三個個體;當證成佛身時,三者則合為一體。欲修行者,必須先了解這個道理,然後順應因緣來修行,如此便能與佛祖最初的修行相應和。這就好像雖然關起門在家製造車子,但因為依循著一定的規則,所以成品能完全符合應行的軌跡。「閉門造車」這句成語在這裡原是用來比喻依循著一定的原則行事,後則轉用於比喻凡事只憑主觀辦事,不問是否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