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22.19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閱讀評量指標(閱讀評量標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研究,閱讀可分為兩種主要能力,識字和理解。這兩者又可以分別由更小的成分來定義。這些更小的成分常被當作閱讀評量指標。例如:在美國被廣泛使用的早期基礎讀寫能力動態指標(Dynamic Indicators of Basic Early Literacy Skills,簡稱DIBELS)包括:辨識起始音、唸出字母、切割字詞的音素、唸出無意義的假字、口頭唸出一段文字、重述、以及字詞使用。DIBELS測量幼稚園到小學六年級學生聲韻覺識、拼音規則、文本閱讀的正確性與流暢度、詞彙以及理解能力,目的在評估學生是否為閱讀困難高危險群,同時也用來監控學生的閱讀發展,以提供教學設計的參考依據。
  ...
柯華葳、詹益綾、張建妤、游婷雅(2008)。臺灣四年級學生閱讀素養 。上網日期:2011年9月30日,檢自http://140.115.78.41/。 Fien, H., Kame’enui, E.J., & Good, R.H. (2009). Schools Engaged in School-wide Reading Reform: An Examination of the School and Individual Student Predictors of Kindergarten Early Reading Outcomes.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西元1844-1900年),為德國哲學家、散文作家,於1890年間享有國際聲望,為歷史上受歡迎的哲學家之一。
翻轉教室(flipped_classroom)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目錄1 起源2 推動人3 翻轉教室四原則4 關鍵字5 資料來源 起源翻轉教室的概念起源於2007年,美國科羅拉多州洛磯山林地公園高中 (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的化學老師:Jon Bergmann 與 Aaron Sams,兩位老師為了解決同學缺課的情形,開始使用螢幕擷取軟體錄製PowerPoint簡報與講解旁白。先將預錄好的影片上傳到YouTube網站,讓學生自行上網瀏覽學習。發現這種教學模式有所成效後,兩位老師開始改成以學生先在家看影片講解,再設計課堂互動時間來完成作業,或替實驗過程中遭遇困難的學生解惑的方式進行課程...
維科揚斯克(Verkhoyansk)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思想政治課(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思想政治課也稱政治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社會科學基礎知識教育的科目的總稱。一九四九年之前,在中國共產黨占領地區的學校,就已開設政治課,以馬克斯主義的基本理論和毛澤東思想教育學生。一九四九年之後,文化大革命前,初中一、二年級曾開設過「青年修養」、「道德品質」;初三曾開設過「中國革命常識」、「政治常識」、「社會發展簡史」。高中一、二年級曾開設過「社會科學基本知識」、「社會科學常識」、「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高三曾開設過「共同綱領」、「社會主義建設」、「辯證唯物主義常識」等。一九七七年後,中學開設了「青少年修養」、「社會發展簡史」、「科學社會主義常識」、「法律常識」、「政治經濟學常識」、...
廢水均勻化(調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降低廢水水質及水量變異程度之方法。當工廠內有許多不同的製程與產品時,通常會利用調勻槽(池)等設施來均勻化其廢水之流量、溫度及其他水質特性,如pH、BOD、固體物、重金屬、濁度及色度等,以降低流量與水質之變異性,而有利於後續之廢水處理工作或降低廢水處理之需求或減少廢水處理成本。基本上,調勻槽(池)之體積必須至少能容納一個工廠生產週期或進流廢水變化週期的水量,並且需要有良好的混合攪拌設施,以確實達到水質及水量均勻化的目的。
波茨坦宣言(Potsdam Declar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杜威(J._Dewe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杜威(J. Dewey)美國進步主義思想的代表人物。認為知識的來源在活動,在個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中,透過交互作用,人不僅要運用感官,更要用頭腦。知識既不是如經驗主義者所言來自感官,也不是如理性主義者說的來自理性,而是在於活動。此即為杜威所言「做中學」的道理。而在知識價值上,杜威認為知識的價值該視當前社會生活的需要而定,發展知識就是要改善世界。知識是改善人生的工具,是服務社會的手段,故其哲學又被稱為是實用主義(pragmatism)或是工具主義(instrumentalism),意在此。在教育上,杜威認為教育即是經驗的不斷改造與重組,教育即是生長,教育的過程沒有其他的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故...
  〔阿拉木圖全民健康宣言〕是「基層健康照護國際會議」的會議宣言。一九七八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有感於健康上的不公平現象(Inequities in Health)彌漫著整個世界,有必要及時採取全球性的行動,因而於該年九月於蘇聯的阿拉木圖(Alma Ata)舉行一國際會議;該會議名稱為「基層健康照護國際會議」(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imary Health Care)。這個會議呼籲全球各國,為了在健康服務的內容及設計方面產生急進的改變,必須透過「基層健康照護」,以達健康服務之公正性。而此公正性更以世界衛生組織的目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