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法國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區包含二到七個省。各大學區均有一位大學區總長(Réctor),由總統任命、內閣會議同意,且具有國家博士資格,曾擔任學院院長或大學校長資歷者擔任。官署名稱是大學區總長公署(Rectorate),為教育部之直屬派駐機構,負責管理區內的高等、中等及初等教育。(註二) 學校制度 初等教育學齡:6-11歲。法國對於義務教育執行嚴格,平均每年級約有一成的學生被留級,經過一連串的教育改革之後,為降低學生的挫折感,目前在二年級和五年級學期末,由該學年教師召開會議,決定學童留級與否。在課程實施方面,法國發展出獨特的「學習節奏」模式。法國...
卓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遠特立的樣子。《漢書.卷一○.成帝紀》:「丞相、御史其與中二千石、二千石雜舉可充博士位者,使卓然可觀。」唐.元稹《鶯鶯傳》:「公垂卓然稱異,遂為鶯鶯歌以傳之。」
徐國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觀點3 著作4 評價5 參考文獻 生平1973年生於臺北市,東海大學中文系畢業,臺灣師大文學博士,現任教於臺灣師大國文系。 觀點徐國能曾說過:很慶幸在孩提時有了信仰,在高中時發覺了興趣,在大學時充實了理想,在研究所世界給了我機會,如今家庭給了我幸福。不可避免,現實的人生裡總有太多的痛苦或不如意,因此我也經常祈求上帝,給予我能力解決我所能解決的;給予我勇氣承擔我所不能解決的。珍惜平凡的日子裡淡薄如水的滋味,就像珍惜春天的晴陽夏日的清蔭,那便是我到目前為止的人生吧!並說:有人稱我作家,有人喊我教授,這在文化凋...
蘇門四學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才中進士。秦觀年輕時有大志,讀兵書,想立功邊疆。但仕途不順利,只任過太學博士、秘書省正字、國史院編修官等職。變法派執政後,秦觀因與蘇軾的關係而受排斥,被謫流放,死於藤州(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藤縣)。 晁補之晁補之(1053-1110)字無咎,鉅野(今屬山東)人,其生平見《雞肋集》(辭目)。是集又名《晁無咎詞》、《琴趣外編》。《書錄解題》則作一卷,稱《晁無咎詞》。原本為毛晉所刊,題曰《琴趣外編》,其跋語稱詩餘不入集中,故名《外編》,分為六卷。但與《書錄解題》皆不合,未詳其故。晁補之之詞格調豪爽,語言...
家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族世系或家業身世。《漢書.卷八一.匡衡傳》:「子咸亦明經,歷位九卿,家世多為博士者。」《三國演義》第一一回:「此人家世富豪,嘗往洛陽買賣。」
後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後進之人。《後漢書.卷六四.盧植傳》:「宜置博士,為立學官,以助後來,以廣聖意。」
穿鑿傅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穿鑿附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穿鑿附會」係由「穿鑿」及「附會」二語組合而成。 「穿鑿」一語見於《漢書.卷七二.王貢兩龔鮑傳.王吉》。王吉,字子陽,西漢時琅琊人,他不畏權勢,剛直不阿,忠君敢言。宣帝時王吉被任命為博士、諫大夫,他認為朝中所以綱紀混亂,缺少章法,是因為那些庸俗無卓見的官吏,治理人民沒有根據,任意穿鑿,各取所需,因此禮義敗壞,難以修復。 「附會」一語則見於《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列傳》。袁盎,字絲,西漢楚人。文帝時為郎中,以建言有名。在〈袁盎鼂錯列傳〉文末,太史公說:袁盎雖然不好學,可是他善於將古事融合時事,發表議論,並以仁愛之心為本體,常常徵引大義,慷慨激昂。 ...
卒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修畢學業。《漢書.卷八八.儒林傳.施讎傳》:「讎為童子,從田王孫受易,後讎徙長陵,田王孫為博士,復從卒業。」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梁朝皇孫以下,總丱之年,必先入學,觀其志尚,出身已後,便從文史,略無卒業者。」也作「畢業」。
學習型組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所帶來的一連串後果。學習型組織則在強調團隊學習、整體理解的概念。註1 起源由1990年美國學者聖吉博士(Peter M. Senge)提出,在其出版的《第五項修練》一書中,提出運用系統思考來改造企業組織。 主要內涵(1) 系統思考(system thinking):由於整體活動其實是受到細微行動所牽連,各細微行動都是息息相關的。因此系統思考一提供一套思考架構,有效幫助我們對整體變化形態有充分了解且確認問題背後的真正成因。並非是對單獨部分加以思考。使我們能夠有效掌握變化,並解釋複雜的情境。註1(2) 自我超越(perso...
耳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聽說。[例]陳博士才智雙全,我早已耳聞。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