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0.04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慧中秀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唯唯諾諾,老死而止。韓愈在描述第一類人的時候,除了極力描述他們為官的威風和受奉承的情形,也對這些人驕的生活,藉周遭美女爭寵的情形顯露出來。因此韓愈對這些成日沒事,只為爭取主人憐愛的女子作了細膩的描述。說她們畫著彎曲的眉樣,有著豐潤的臉頰,聲音是如此清脆好聽,體態更是輕盈迷人。不但是外表好看,人也很聰明。走起來飄動著前襟,嬌羞得用長袖半遮掩著臉。這些美女打扮得漂漂亮亮,住在各人房裡,整天閒著沒事做,不是互相嫉妒,就是想盡辦法爭寵。在這段文字中,韓愈就用了「秀外而惠中」來形容這些美人都是容貌美麗,內心聰慧的。後來就從這裡摘出「秀外慧中」這句成語。可見這句成語本就用在形容女子身上,縱然文獻上有用於...
李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穀,其地鄰近洛陽到長安的大道,徵調運輸所必經,達官貴人所往來,使他對人民所受重賦剝削,統治階級所為淫惡行,有所見聞瞭解,給早熟的詩人提供了創作素材。後來旅遊南北,出仕王朝,上層統治集團的腐朽無能,藩鎮割據的禍國殃民,貪官污吏的橫行不法,下層人民的受苦受難,進一步激發詩人的憤慨。李賀所寫這一類詩篇,有的是直陳時事,有的是借古刺今。其中諷刺唐朝宮廷酣歌宴舞,夜以繼日的佚樂生活的,如《秦王飲酒》;隱約反映宮廷事變的,如《漢唐姬飲酒歌》;批判憲宗求仙的,如《仙人》、《昆侖使者》;反對藩鎮分裂所造成的災禍和歌頌削平藩鎮叛亂的,如...
苑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花園。《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苑囿之大,欲以侈相勝,荒淫相越。」《文選.東方朔.非有先生論》:「去侈靡、卑宮館、壞苑囿、填池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侈。《文選.張衡.西京賦》:「有憑虛公子者,心奓體忕,雅好博古。」
侈、誇張。同「」。《說文解字.部》:「,張也。奓,籀文。」
墨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就沒有強淩弱、貴傲賤、智詐愚和各國之間互相攻伐的現象了。他對統治者發動戰爭帶來的禍害以及平常禮俗上的侈佚樂,都進行了尖銳的揭露和批判。在用人原則上,墨子主張任人唯賢,反對任人唯親,主張"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他還主張從天子、諸侯國君到各級正長,都要"選擇天下之賢可者"來充當;而人民則要服從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義"。  墨子也是中國古代邏輯思想的重要開拓者之一。在《墨子》一書中,他比較自覺地、大量地運用了邏輯推論的方法,以建立或論證自己的政治、倫理思想。墨子最早提出名實必須相符的思想。他還在中國邏輯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辯...
金迷紙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絢爛奪目。語出宋.陶穀《清異錄.卷三.金迷紙醉》:「癰醫孟斧,昭宗時常以方藥入侍。……治居宅法度奇雅,有一小室,窗牖煥明,器皆金紙,光瑩四射,金采奪目。所親見之,歸語人曰:『此室暫憩,令人金迷紙醉。』」後用以比喻華淫靡的享樂生活。《官場現形記》第七回:「一霎時,局已到齊。真正是翠繞珠圍,金迷紙醉,說不盡溫柔景象,旖旎風光!」也作「紙醉金迷」。
國立永靖高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要勤於服務,主動負責。消極:不投機取巧,敷衍推諉。二、樸「生活」積極:要樸實踏實,簡潔自勵。消極:不侈浮華,散漫無紀。三、專「求學」積極:要專心致志,深思熟慮。消極:不得過且過,見異思遷。四、精「技能」積極:要精益求精,日新又新。消極:不粗心大意,墨守成規。 校徽 教學單位建築科化工科機械科製圖科電機科資訊科室內空間設計科 校史1935年3月30日〔日治時期〕 - 成立員林農業國民學校〔二年制〕。1941年5月 - 改制為員林實踐農業學校。1946年3月 - 改制為台中縣立永靖初級農業職業學校。1950年10月 - 因...
風行雷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雷厲風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雷厲風行」是指像打雷般地猛烈,如颳風似地快速。雷和風本來是自然現象,如三國魏時王弼注《易經.復卦》時說:「然則天地雖大,富有萬物,雷動風行,運化萬變。」這裡的「雷動風行」就是描述打雷颳風的自然現象。後來唐代白居易的〈策林二.人之困窮由君之欲〉,文中說:「雷動風行,日引月長,上益其侈,下成其私。」就引了王弼注這一句話來比喻「上行下效」的快速。霹靂之雷,聲勢驚人,有如人的行動果斷嚴厲,所以可用「雷厲」來形容,如此「雷動風行」一語又可轉成「雷厲風行」。韓愈曾寫過〈潮州刺史謝上表〉,文中說的:自唐憲宗即位後,努力地扭轉已見衰微的國勢,開創新局;所頒行的政...
豪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侈。《宋史.卷四一八.文天祥傳》:「天祥性豪華,平生自奉甚厚,聲伎滿前。」
日暮途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所有的途徑都試行過,目前已經技窮力盡了。 【由來】春秋時代,楚平王的太子建有兩個太傅,一個叫伍,一個叫費旡忌,其中費旡忌不忠於太子,伍則忠心不二。有一次,平王派費旡忌到秦國替太子接秦女來結婚,待接來之後,因見秦女長的很美麗,便慫恿平王收她作妃子。費旡忌雖因這件事得到平王的寵信,但知太子恨他,怕將來平王死了,太子繼任國君,會對他不利,於是常在平王面前說太子的不是,平王聽信讒言,便把太子調到荒遠的邊境,然後將伍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