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0.01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滔滔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說話連續而不間。《鏡花緣》第八六回:「常聽人說亭亭姐姐腹中淵博,我故意弄這冷題目問他一聲,果然滔滔不,竟說出一大篇來。」也作「滔滔不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損毀的橋梁。唐.杜甫〈過故斛斯校書莊〉詩二首之二:「橋無復板,臥柳自生枝。」
2.位於浙江省杭州市孤山邊的一座橋。本名「寶祐橋」。因孤山的路至此而,故自唐代以來皆稱為「橋」。為西湖勝景之一。也稱為「段家橋」。
3.戲曲劇目。宋代故事戲。敘述白素貞自金山寺戰敗,行至橋,腹疼難禁。許仙踵至,小青恨許負心,拔劍欲殺之;白伉儷情深,力為解說,親責許之薄倖;許賠罪明心,三人言歸於好,偕赴杭州的故事。
誤差;截尾誤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於截去尾數所產生的誤差。
服務常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係指計算機系統中負責處理中的一種專用服務程式。當中央處理單元在確認收到其他(如輸出入)裝置所發出的中請求後,即轉而執行此服務常式。中服務常式可以說是提供用以執行中情形所產生之要求的一種子程式。
道德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德判係指對於是非善惡作正確判的能力和傾向。個人在道德情境中,依其過去所形成的理念及行為經驗,在分析因果關係、批判是非善惡、估量利弊得失與抉擇行動方向等過程中,所作道德思考的評量,即是道德判
  道德判的發展是原有的認知結構(cognitive structure)的改變。認知的結構指個人面對周遭環境和人際關係所產生的資訊,經分析、解釋與處理後的認知系統。認知結構的改變是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所形成的組織全體的重組。因此道德判的發展雖有一定的順序,環境因素固然不能前後顛倒,卻能加速、減慢,甚至停止。
  從認知的觀點而言,「判」必有事實的依據,亦即有「產生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鋸子截物體。如:「現代的伐木工人多使用電鋸鋸樹木。」
章摘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割裂、摘取他人作品的章句,重新組合。唐.李商隱〈容州經略使元結文集後序〉:「章摘句,如振始生。」也作「章截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切。《文明小史》第一五回:「有繩子捆好的,都拿刀子替他割。」
2.絕。《三國志.卷一四.魏書.劉曄傳》:「然親疏之數,遠近之降,蓋有禮紀,所以割私情,克成公法,為萬世式也。」
3.專、絕。漢.張竦〈為陳崇草奏稱莽功德〉:「朝之執事,亡非同類,割歷久,統政曠世。」
優游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優柔寡」。見「優柔寡」條。01.《元史.卷一六四.李之紹列傳》:「之紹平日自以其性遇事優游少,故號果齋以自勵。」
雨殘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男女間的愛情因故阻隔或絕。明.徐霖《繡襦記》第三三齣:「孤幃再把重門掩,不堪離恨寄冰絃,雨殘雲思黯然。」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