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以前     
瀏覽人次:2590 收藏人次:7593034
1.之前。如:「你來以前,他就走了。」《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話說自漢以前,人才只是舉薦徵辟,故有賢良方正茂才異等之名,其高尚不出,又有不求聞達之科。」
2.從前。晉.干寶《晉紀.論武帝革命》:「故古之有天下者,柏皇栗陸以前,為而不有,應而不求。」《老殘遊記》第一八回:「所有以前一切人證,無庸取保,全行釋放。」
[北美圖書館聯合目錄:1956年以前     
瀏覽人次:156 收藏人次:0
  1963年美國圖書館學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國家聯合目錄委員會決定出版1956年以前之[北美圖書館聯合目錄](The National Union Catalog: Pre-1956 Imprints,以下簡稱Pre-56 NUC),經與美國國會圖書館協議,決定由該館負責編輯工作,交由曼塞爾資訊出版公司(Mansell Information / Publishing Ltd., Chicago and London)出版。1967年國會圖書館成立國家聯合目錄出版計畫(National Union Catalog Publication Projec...
    
瀏覽人次:47510 收藏人次:8557913
介詞。相當於「之」。它的後面常接時間詞或方位詞。如:「以前」、「以後」、「以外」、「以上」、「以下」。
    
瀏覽人次:11539 收藏人次:19208325
過去的、往日的。如:「以前」、「從前」、「前夫」、「前天」、「前些日子」。
亡羊補牢     
瀏覽人次:68275 收藏人次:2989224
丟失了羊,就趕快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犯錯後及時更正,還能補救。語本《戰國策.楚策四》。[例]以前努力不夠,現在亡羊補牢還來得及,千萬不可自暴自棄。
東施效顰     
瀏覽人次:63695 收藏人次:6153498
代不同,禮法也隨著環境而有所改變,必須懂得變通才行。像孔子這樣的用心良苦,是出自於對社會的責任,但是以前許多的制度現在已經不再適用。這就和東施模仿西施一樣。在越國有個美女名叫西施,向來犯有心痛的毛病,每次心痛時,她總是輕輕地按住胸口,微微地皺著眉頭。有一次,同里中的醜女看見後,認為這樣的動作很美,於是也學西施捧心皺眉,自以為也很美。然而鄉里中的富人看見後,卻因此緊閉門戶而不出門;貧窮人看了,則趕緊帶著妻子和孩子躲開。那醜女只知道捧心皺眉很美,卻不知道這個動作所以美的原因。」後人就把這個醜女稱為東施,以和西施作區別對照。太師舉這個故事的意思在於:人也要懂得變通,不要一意孤行,堅持自己的理想,而忽...
患得患失     
瀏覽人次:61827 收藏人次:3702472
語本《論語.陽貨》:「鄙夫可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形容人的得失心很重,在沒得到以前怕得不到,得到以後又怕失去。《宋史.卷二八三.王欽若傳.論曰》:「竦陰謀猜阻,鉤致成事,一居政府,排斥相踵,何其患得患失也!」
未雨綢繆     
瀏覽人次:61813 收藏人次:7460737
《詩經》是最早的詩歌總集,匯集周初至春秋中葉以前五、六百年間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樂章,共三百十一篇。其中六篇有目無辭,故實際上僅存三百零五篇。內容分為風、雅、頌三大類,非一時一地一人所作,為文學總集之祖,也是當時北方文學的代表。其中「風」是各國的民間歌謠,本由諸侯採擷其國的民歌,貢獻於天子,並由樂官統籌管理。《詩經》中共分十五國風。「豳風」即為古豳國的歌謠,故地約在今陝西省邠縣。〈鴟鴞〉一詩,則是詩人以鳥兒築巢養雛鳥的辛苦,來抒發自身所經歷的窮苦憂患。詩中提到,鳥兒為了確保巢的堅固,便在下雨之前,剝除桑根皮來修補鳥巢,以免風雨來臨時,把鳥巢吹壞了。後來「未雨綢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事先...
邯鄲學步     
瀏覽人次:51563 收藏人次:4481574
《莊子.秋水》有一段戰國時名家公孫龍和魏國公子魏牟的對話。公孫龍認為自己通達事理,博聞善辯。但當他聽到莊子的言論卻覺得困惑,無法理解,於是問魏牟是否是因自己的學識不足?魏牟則以為公孫龍像井底之蛙,見識淺薄,眼界狹小,所以無法通曉莊子言論玄妙之處。就算花工夫去學習,也只能學得皮毛。因此勸公孫龍別再試圖理解,免得到了最後不但不能學得莊子的學問,反而喪失了自己原有的學問,就像戰國時燕國有位年輕人,因為羨慕趙國首都邯鄲人走路的姿態,所以前往學習。結果不但沒學成邯鄲人走路的美姿,連自己原來的步法都忘了,最後只有爬著回去。後來「邯鄲學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模仿不成,反而失去自我。
反求諸己     
瀏覽人次:49653 收藏人次:1275107
目錄1 出處2 故事3 解釋4 詞意5 例句 出處 「禮記」「不能反躬,天理滅矣」。 故事 相傳三千多年以前,那時正是中國歷史上的夏朝時候,國王就是古代治水有功,嚇嚇聞名的大禹。一次,有一個名叫有扈氏的諸侯突然起兵叛亂,夏禹王便派他的兒子伯啟率領了夏朝最精銳的部隊,前去圍剿抵抗。  他們雙方在一個叫做甘澤的地方會遇,打了一仗後,結果伯啟的部隊竟被打得落花流水,大敗而逃。這時,伯啟的許多部下和將領們,覺得敗在有扈氏的手裡,實在太不服氣,一致要求伯啟略事整頓休息後當再行出兵還擊。可是伯啟卻很冷靜的對他們說:「用不著再戰了...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