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4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沉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沉潛漸漬。比喻學力的深邃。唐.韓愈〈進學解〉:「沉浸醲郁,含英咀華,作為文章。」
沉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沉浸式(immersed)沉浸式的統整課程,好比透過顯微鏡來看課程。此種方式具有濃郁的個人色彩,以「興趣」和「專長」作為鏡頭,篩濾所有的內容;統整的作用在學習者「內部」完成,而較少有或是根本就沒有外來的干預。研究生、博士學位候選人,以及博士後的研究人員,可以說完全沉浸於其專長的領域中。他們專注於自己有興趣的專題,統整了所有的資料。例如,一位博士學位候選人,可能是物質的化學鍵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入水中。如:「沉沒」、「石沉大海」。
往下降落。如:「地基下沉」、「太陽西沉」。
抑制。如:「沉不住氣」。
重。如:「沉重」、「沉甸甸」、「這石頭真沉」。
迷戀。如:「沉迷」、「沉溺」。
謹慎、穩重。如:「沉著」、「沉穩」。
深切。如:「沉痛」、「沉思」。
寂靜。如:「沉寂」、「沉靜」、「沉默」。
表示程度深的。如:「沉睡」、「沉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泡在液體中。如:「浸泡」、「浸漬」。
滲透。如:「浸潤」、「浸入骨髓」。
捉襟見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肘的夏布長衫。」《韓詩外傳》卷一則提到孔子的學生原憲過著貧苦的生活,「振襟則肘見」,但卻自得其樂,沉浸在求學、求道的快樂中。其中「振襟肘見」一語,跟「捉襟見肘」略有不同,「振襟」是整理衣襟的意思。現今則常用「捉襟見肘」比喻困乏不足、窮於應付的窘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文章、事物精要的部分。如:「精華」。唐.韓愈〈進學解〉:「沉浸醲郁,含英咀華。」
樂此不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後漢書·光武帝紀》:「我自樂此,不為疲也。」 2.語譯 因酷愛做某事而不感覺厭煩。形容對某事特別愛好而沉浸其中。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樂而忘返、專心致志、沉迷不醒 相反詞 心猿意馬、心不在焉 5.例句 他非常喜愛美術工作,即使忙到半夜也樂此不疲,從不抱怨。
自得其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己能體會其中的樂趣。[例]雖然別人都認為古書艱澀難懂,他卻能沉浸其中,自得其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品嘗、玩味。《南史.卷八.梁元帝本紀下》:「伏惟陛下咀痛茹哀,嬰憤忍酷。」唐.韓愈〈進學解〉:「沉浸醲郁,含英咀華,作為文章。」
含英咀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品味文章的要旨,咀嚼辭藻的華美。唐.韓愈〈進學解〉:「沉浸醲郁,含英咀華,作為文章,其書滿家。」宋.陸游〈答建寧陳通判啟〉:「含英咀華,早預蓬萊道山之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