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眼睛看不見的。如:「人」、「胞」。《漢書.卷六○.杜周傳》:「欽字子夏,少好經書,家富而目偏。」
2.比喻不明事理。漢.王充《論衡.謝短》:「夫知今不知古,謂之瞽。」
1.眼睛看不見東西的人。俗稱為「瞎子」。如:「問道於」。漢.王充《論衡.自紀》:「觀讀之者,曉然若之開目,聆然若聾之通耳。」
2.缺少某方面知識的人。如:「文」、「電腦」。
3.專指文。如:「脫教育」。
看不見、分辨不清。如:「夜」、「色」。《老子》第一二章:「五色令人目,五音令人耳聾。」
胡亂、未經考慮的。如:「從」、「動」。
人摸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經故事中,者以各自所摸大象身體的不同部位來形容象。典出《大般涅槃經》卷三○。比喻以偏概全,而未能洞明真相。明.周宗建《論語商.卷上.鄉黨第.鄉黨章》:「若拈著一相,隨擬一法,正是人摸象,痴兒認指真象真月,當面蹉過久矣!」《青原志略.卷八.書.愚者智.與藏一》:「不明其故而耳食競高,豈非人摸象耶?」也作「人說象」、「眾摸象」。
問道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問路。比喻求教非人,毫無助益。《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求教於愚人,是問道於。」《儒林外史》第八回:「但只問著晚生,便是問道於了。」也作「求道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認識不清,沒有一定的見解和目標。如:「他這種做法簡直太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辨是非,毫無主見的附和他人。如:「要有定見,不要從。」
人瞎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騎著瞎馬。比喻極為危險。參見「人騎瞎馬」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睛失明的人。如:「這間福利機構積極協助人培養一技之長,擁有謀生能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眼球後部視網膜上的一點,因沒有感光細胞,不能接受光的刺激,物體影像落在這一點上不能引起視覺,故稱為「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識文字的人。
求道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問路。比喻求教非人,毫無助益。語出唐.韓愈〈答陳生書〉:「是所謂借聽於聾,求道於。」明.趙琦美《趙氏鐵網珊瑚.卷一.蘭亭舊刻》:「余不諳字學,景文持此卷徴余評,可謂求道於者也。」也作「問道於」。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