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93.75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責任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擔負責任的心理認識。如:「工作時要有責任感,不可敷衍了事。」也稱為「責任心」。
責任感與行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責任感原屬社會學與道德哲學問題,至皮亞傑(J. Piaget, 1896~1980)之〔兒童道德判斷〕(The Moral Judgment of the Child, 1932)出版後,遂成為心理發展的問題。在皮氏書中,發現兒童對責任感的認識,有客觀與主觀之別。客觀的責任感基於外在事件,主觀的責任感由行動者的意向而定。海德(F. Heider, 1896~1988)於一九五八年出版其〔人際關係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認為一個人對另一個人之責任歸因,因發展階段而別,自幼年至成熟分五個階段。第一階段名「聯結」,見於幼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信。如:「信任」。
給與職務。如:「任用」、「任命」。
職務、職位。如:「到任」、「重任」、「卸任」。
擔當、承受。如:「擔任」、「任課」、「任勞任怨」。
聽憑。如:「任意」、「任性」、「任其自然」。
量詞。用於計算擔任某種職務或具有某種身分期間的單位。如:「他連續當選三任會長。」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內該承擔的事。如:「責任」、「職責」、「負責」。
批評過失。如:「斥責」、「責備」、「責問」、「責罵」、「責難」。
要求。如:「責求」、「責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某種自我認知的看法或想法。如:「幽默感」、「責任感」、「自卑感」、「成就感」。
責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所應做的本分。如:「人人都有珍惜地球資源的責任。」《紅樓夢》第五一回:「這原是他的責任,生恐太太知道了說他。」
2.在道德或法律上,要求行為人就其行為之結果負責。
艾瑞克森(E._Erikson)人格發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內疚的衝突在這一時期如果幼兒表現出的主動探究行為受到鼓勵,幼兒就會形成主動性,這為他將來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有創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礎。如果成人譏笑幼兒的獨創行為和想像力,那麼幼兒就會逐漸失去自信心,這使他們更傾向於生活在別人為他們安排好的狹窄圈子裏,缺乏自己開創幸福生 活的主動性。當兒童的主動感超過內疚感時,他們就有了"目的"的品質。艾瑞克森把目的定義為:"一種正視和追求有價值目標的勇氣,這種勇氣不為幼兒想像的失利、罪疚感和懲罰的恐懼所限制"。學齡期(6~12歲),勤奮對自卑的衝突這一階段的兒童都應在學校接受教育。學校是訓...
映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將兩種不同的,特別是相反的觀念或事實,對列比較,從而使語氣增強、意義更為明顯的修辭法。如吳勝雄〈負荷〉一文中「只因為這是生命中最沉重也是最甜蜜的負荷」,用「沉重」和「甜蜜」兩個相反的觀念,突顯出對家庭的熱愛與強烈的責任感
符應原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教育的批評,他所評論的,就是那讓學生產生社會再製的符應理論,在美國教育中不只在於培養具備技術性及責任感的工作者,而且也在社會那些階級不平等的現象中尋求合理的藉口,例如對於那些處於低薪家庭的人們,便會以讀書不認真,未能認真工作,能力不足等理由使其持續處於中下階層,而原先處於中上階層的人們,則靠著較龐大的資源,支持著孩子擁有更多的教育資源及機會,藉此說明自我較為高等,並且是靠自身努力所得來的成就,而這種高階層繼續生下上流階級的孩子,低階層繼續停擺在下層級的流動,在包里斯的理論中,便是一種所謂社會符應論的產生。(註2) 符...
史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功臣、世家、賢大夫之不述,隳先人之言,罪莫大焉。」因此,司馬遷一心秉承先人世傳及「述往事以思來者」的責任感,決意撰述《史記》。在《報任安書》中亦透露著述《史記》的目的,他說「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可見他不但要完成太史令的責任,更要盡史學家的職責。 史料來源 簡牘。《諜記》、《五帝系諜》、《尚書 (經)|尚書》、《秦記》、《牧民》、《山高》、《乘馬》、《輕重》、《九府》及《晏子春秋》、《司馬兵法》、《春秋歷譜諜》、《春秋 (史書)|春秋》、《國語 (書)|國語》、《離騷》、《天問》、《招...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