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驚嚇     
瀏覽人次:3014 收藏人次:2210390
受驚害怕。《紅樓夢》第一一回:「再兼上年驚嚇,急忿怨痛,已有積傷。」也作「驚諕」。
功能驚嚇     
瀏覽人次:85 收藏人次:0
指使用者(含程式設計人員)受困於一個有太多功能而無說明文件的軟體。
    
瀏覽人次:35404 收藏人次:6646461
害怕、使人害怕。如:「嚇唬」、「驚嚇」、「嚇了一跳」。《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嚇的寶玉倒退,不敢再說。」
    
瀏覽人次:18033 收藏人次:4567997
心中害怕而不安。如:「吃驚」、「受驚」、「驚慌」。
使受驚。如:「打草驚蛇」、「驚天動地」。
出乎意料的。如:「驚喜」、「驚訝」、「驚奇」。
可怕的、嚇人的。如:「驚濤駭浪」。
鷸蚌相爭     
瀏覽人次:55567 收藏人次:4643411
貴國途經過易水時,看到一隻蚌,正把殼打開在河邊晒太陽。這時飛來一隻鷸鳥,伸出長長的喙去啄蚌的肉。受到驚嚇的蚌立刻合攏雙殼,把鷸的喙給夾住了。鷸說︰『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被太陽給晒死!』蚌也不甘示弱地說︰『如果你今天嘴拔不出去,明天嘴也拔不出去,很快你也活不了。』雙方爭執不休,誰也不肯讓誰。有一個漁夫經過,就毫不費力地把牠們一起給抓住了。」蘇代接著說道︰「大王啊,今日趙國攻打燕國,燕國必然全力抵抗,兩方僵持不下,我怕在一旁的秦國就是那個漁夫,會趁機消滅趙、燕兩國啊!」趙惠王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就取消攻打燕國的計畫。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鷸蚌相爭」,比喻雙方爭執不相讓必會造成兩敗俱傷...
靡靡之音     
瀏覽人次:35336 收藏人次:1244180
連屋瓦都不停地掉落。在座的人都四散逃命,平公也嚇得躲進房內。自此之後,晉國連續大旱三年,平公則因受到驚嚇而重病不起,不能治理國事。韓非用這個例子,告誡為人君主不能過分沉溺於享受音樂。後來《韓非子》原文中的「靡靡之樂」演變成「靡靡之音」這個成語,用來指頹廢淫蕩、足以使人喪志的音樂。
瞠目結舌     
瀏覽人次:28149 收藏人次:3632028
中,路過金陵,投宿在官舍裡,正打算休息時。突然見到兩個怪人「瞠目」直視著他,還說了些怪話。這個官員被驚嚇得魂不附體,趕快搬離官舍到客棧的故事。
「結舌」的意思是說不出話。出自《漢書.卷七五.眭兩夏侯京翼李傳.李尋》。漢哀帝時,外戚專政,國家危亂,待詔李尋上書直諫哀帝,他勸哀帝:要治理好一個國家,就要能夠任用賢能。不能讓賢能之士像成帝時的王章一樣,因為直言極諫而被誣陷至死。這樣會讓「智者結舌」,賢能之士都不敢開口說話,為國家做事了。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瞠目結舌」,形容吃驚、受窘的樣子。如清.和邦額《夜譚隨錄.卷一○.秀姑》:「良久,覺腰間頓輕,用手捫搎,則腰纏盡失,蓋已為劙囊者竊去,瞠目結舌...
昭然若揭     
瀏覽人次:25462 收藏人次:2819882
就是有所作為卻不自恃。像這樣處處標榜自我的作法,本來是很容易遭受傷害的,你如今把自己裝作很有智慧用以驚嚇眾人,用修養自己的方式來突顯他人的汙穢與低下,毫不掩飾地炫耀自己,就像高舉著太陽和月亮走路一般明顯而清楚。如今你得以保全身軀,不聾不跛地處於尋常人的行列中,已經是萬幸了,哪還有什麼閒暇抱怨上天呢?」典源又見《莊子.山木》。內容則是表述孔子困於陳、蔡之間時,大公任去慰問他,向他說明:或許是因為他賣弄聰明,去驚駭世俗的愚人;修身立德,去突顯別人的汙穢,光芒外露,就像日月一般往來人群之中,顯而易見,所以如今才無法免於被排斥的禍患。後來「昭然若揭」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含義或真相非常清楚...
蜀犬吠日     
瀏覽人次:25262 收藏人次:1570084
四川多雲霧,偶而太陽破雲而出,不常見到太陽的蜀犬,竟受驚嚇而向日狂吠。語本唐.岑參〈招北客文〉:「終年霖霪,時復日出,狺狺諸犬,向天吠日。」後用以比喻少見多怪。《幼學瓊林.卷一.天文類》:「蜀犬吠日,比人所見甚稀。」
驚弓之鳥     
瀏覽人次:23890 收藏人次:783088
魏國射箭能手更羸僅是拉動弓弦,不用箭,一隻受過箭傷的大雁便因過度驚懼而落下的故事。典出《戰國策.楚策四》。比喻曾受打擊或驚嚇,心有餘悸,稍有動靜就害怕的人。《晉書.卷七一.王鑒傳》:「黷武之眾易動,驚弓之鳥難安。」《歧路燈》第八一回:「紹是驚弓之鳥,嚇了一跳。」也作「傷弓之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