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魚龍混雜     
瀏覽人次:3002 收藏人次:342552
比喻各種不同身分地位的人混聚在一起。《紅樓夢》第九四回:「現在人多手亂,魚龍混雜,倒是這麼一來你們也洗洗清。」《文明小史》第四二回:「人數多了,自難免魚龍混雜,賢愚不分。」也作「龍蛇混雜」。
    
瀏覽人次:38218 收藏人次:3387709
摻雜。如:「混合」、「混淆」、「混為一談」。
蒙騙、冒充。如:「混充」、「魚目混珠」。
胡亂。如:「混說」、「混搞」。
以敷衍、隨便的態度來消磨時日。如:「鬼混」、「混日子」。
    
瀏覽人次:23693 收藏人次:7862297
傳說中的動物。頭生角、鬚,身似大蛇,有鱗、爪,能飛天、潛水,忽來忽去,有雲相襯。
古代用以比喻君王。如:「龍袍」、「龍體」、「真龍天子」。
借指首領或豪傑才俊。如:「人中之龍」、「臥虎藏龍」。
古生物學上指古代某些巨大的動物。如:「恐龍」、「雷龍」。
龍舟:龍形的船。通常在端午節舉行划船比賽時使用。如:「大家一起去看龍舟比賽。」
    
瀏覽人次:14443 收藏人次:4987493
相混不純、不齊的。如:「雜色」、「混雜」、「雜種」。
較不正統或不成系列的。如:「雜牌」、「雜文」。
集聚不同類的。如:「南北雜貨」。
混亂。如:「雜亂」、「人多嘴雜」。
混合、摻入。如:「摻雜」、「夾雜」。
正項以外的。如:「雜項」、「雜支」。
雜誌:含有多類文章,定期出版的刊物。如:「圖書室內有多種雜誌,可供讀者借閱」。
    
瀏覽人次:9992 收藏人次:8047712
一種脊椎動物。有鱗與鰭,生活於水中,用鰓呼吸。種類繁多,如黃魚、鯉魚、吳郭魚等。
形狀像魚的動物或物品。如:「鯨魚」、「木魚」。
混雜     
瀏覽人次:2544 收藏人次:405896
混合雜亂。《紅樓夢》第一三回:「頭一件是人口混雜,遺失東西。」
魚龍     
瀏覽人次:365 收藏人次:0
1.一種古生物。屬爬蟲類。全體似魚,頭大,頸短,尾細,吻長而突,四肢似鰭無刺,體長四尺至四丈,繁殖甚廣,其化石產於三疊紀白堊紀之間,印度、紐西蘭等地曾掘得。
2.一種雜技。表演魚化為龍的舞蹈,為漢代百戲之一。《漢書.卷九六.西域傳》贊曰:「設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盧、海中碭極、漫衍魚龍、角抵之戲以觀視之。」
良莠不齊     
瀏覽人次:37491 收藏人次:3324819
好壞參差,素質不一。《官場現形記》第五六回:「彼時捐例大開,各省候補人員十分擁擠,其中魚龍混雜,良莠不齊。」也作「良莠淆雜」。
牛驥同皁     
瀏覽人次:20468 收藏人次:1456234
驥,良馬。皁,馬槽。牛驥同皁指良馬與牛同槽共食。比喻賢愚不分。《文選.鄒陽.獄中上書自明》:「使不羈之士與牛驥同皁,此鮑焦所以忿于世而不留富貴之樂也。」宋.文天祥〈正氣歌〉:「牛驥同一皁,雞棲鳳凰食。」也作「牛驥共牢」。
一竅不通     
瀏覽人次:12314 收藏人次:470957
一個心竅不通。語本《呂氏春秋.貴直論.過理》:「其竅通,則比干不死矣」句下漢.高誘.注:「故孔子言其一竅通,則比干不見殺也。」後用以比喻人昏昧不明事理,或對某事完全不懂。《醒世恆言.卷三五.徐老僕義憤成家》:「這蕭穎士又非黑漆皮燈,泥塞竹管,是那一竅不通的蠢物。」《文明小史》第四二回:「但是人數多了,自難免魚龍混雜,賢愚不分,儘有中文一竅不通,借著遊學到海外玩耍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