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1.00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旬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歷經十個月。《漢書.卷六十六.車千秋傳》:「千秋無他材能術學,又無伐閱功勞,特以一言寤意,旬月取宰相封侯,世未嘗有也。」
閉口無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錢回來告訴顏氏,又急忙外出。這事被徐氏兩兄弟知道後,反向顏氏冷諷熱嘲一番,顏氏被他們兩人東一句,西一言,說的是「啞口無言」。可見「啞口無言」不是一般情形的沉默不語,而是要有遭人質問或駁斥為前提的。
百歲之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死後。《詩經.唐風.葛生》:「夏之日,冬之夜,百歲之後,歸于其居。」《史記.卷八五.呂不韋傳》:「夫在則重尊,夫百歲之後,所子者為王,終不失勢,此所謂一言而萬世之利也。」也作「百年之後」。
九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分量極重。如:「一言九鼎」。宋.黃庭堅〈次韻答叔原會寂照房呈稚川〉詩:「聲名九鼎重,冠蓋萬夫望。」
狹義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的思維去做分析,也能從自我的行為去做省思,進而形成哲學的意義。3. 哲學是獲得統整觀點的企圖:能夠一言以蔽之的方式,便是哲學其所存在的意義,將萬物的變化及複雜的世界,用簡單的方式做歸類,並且清楚的說明這世界的原來,將事物視為一個整體。4. 哲學是語言邏輯分析意義的釐清:一切知識的根本來自於文字的產生,而能夠從文字中獲得最大知識的方式,也是哲學的一部分,文字是種符號,如何解釋,端看個人對於符號所理解的意義。(註1) 關鍵字中文:狹義哲學英文: philosophy 參考書目註1 高廣孚。教育哲學,頁5-9。五南圖書出版公...
正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將、剛要做某事。《紅樓夢》第六○回:「如今三姑娘正要拿人紮筏子呢,連他屋裡的事都駁了兩三件。」《文明小史》第一六回:「豈知正要往下聽,忽見女人同那個瘦長條一言不合,早已扭作一團。」
賢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智兼備的人。[例]古代賢哲的一言一行,都足以作為我們的典範。
無計奈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於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軻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為之奈何?」荊軻曰:「願得將軍之首以獻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抗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將軍豈有意乎?」樊於期2>偏袒扼腕3>而進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4>也,乃今得聞教。」遂自刎5>。太子6>聞之,馳往,伏屍而哭,極哀。既已,無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列傳.屈原》、《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列傳.溫舒》。 (2) 樊於期:?∼西元...
街譚巷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也。」然亦弗滅也。閭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綴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芻蕘狂夫之議也。
一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堆。《文明小史》第一六回:「忽見女人與那瘦長條子一言不合,早已扭作一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