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24.9915 ms
共 6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蕭麗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避一九七O年代以後台灣日趨複雜的兩性關係,兩極化的評價,使蕭麗紅雖然名列暢銷作家,文學地位卻一直曖昧不明。責任編輯:謝靜雯資料來源:http://www.rti.com.tw/big5/activities/Literator/page24.htmhttp://s22.ntue.edu.tw/%B9q%A4l%B4%C1%A5Z/Li%20Xiao-Hui.htm
|
兼聽則明,偏聽則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多方聽取意見才能辨明是非得失,若只聽一方的意見,則容易矇蔽不明。《三國演義》第八三回:「古云:『兼聽則明,偏聽則蔽。』望陛下察之。」
|
負重致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負重」是指背負重物或擔負重任。「致遠」則是指到達遠方。此語見用於《六韜》。六韜,指文、龍、虎、豹、犬、韜。相傳為姜太公望所撰,為古兵書。在《六韜.卷六.犬韜.練士》中,周武王問太公如何選擇士兵,太公回答,挑選士兵,應該按照不同人才的類型來加以選擇,分成各種不同的隊伍。其中「能負重致遠者」,也就是能夠背負重物到達遠處的士兵,應該集中為一隊。這是軍隊中所必須熟悉的道理,不可以不明察。後來「負重致遠」用來比喻能夠擔負重責大任。
|
曾母投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曾母,指曾參的母親。杼,織布用的梭。曾母投杼指因曾母再三聽說曾參殺人,終於心生恐懼,丟下手中梭具踰牆逃走。比喻流言可畏或誣枉的災禍。《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朕以不明,雖有曾母投杼之疑,猶冀言者不信,以為國福。」南朝梁.簡文帝〈六根懺文〉:「讒言三至,曾母投杼,端木一說,越霸吳亡。」也作「曾參殺人」。
|
似懂非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像理解又好像不明白。如:「聽了長輩這番深奧的大道理,他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
曖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昏暗不明的樣子。《楚辭.屈原.離騷》:「時曖曖其將罷兮,結幽蘭而延佇。」晉.陶淵明〈歸園田居〉詩五首之一:「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
隱隱約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明顯、不清楚的樣子。《紅樓夢》第四二回:「碧紗廚後,隱隱約約有許多穿紅著綠戴寶簪珠的人。」
|
談何容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功業。吳王覺得很奇怪,就問他說:「先生如有高明的見解而不說,就是不忠;如果講了建議我不採納,就是我不明。先生什麼都不說,難道是認為我昏庸不明嗎?」非有先生連連作揖,還是不開口。吳王說:「希望先生有什麼建議直說無妨,我一定振作精神去接收您的建言。」非有先生說:「作為臣子的要向君主進言,真是『談何容易』啊!言談有的看起來不順眼,聽起來不順耳,心中也有所乖違,但是卻有益於身心品節的修為;有的看起來喜歡,聽起來順耳,心裡也感到快意,但是卻使行為有所敗壞。所以不是明王賢主,又怎能聽清楚?」東方朔藉著這篇文章,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心情。後來「談何容易」被用來指嘴裡說說容易,實際做起來卻很困難。如《鏡花緣》...
|
朝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古代用來測日影,以定方向的儀器。《管子.七法》:「不明於則,而欲出號令,猶立朝夕於運均之上,檐竿而欲定其末。」
|
清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天氣明朗。《史記.卷一二八.褚少孫補龜策傳》:「新雨已,天清靜無風。」《隋書.卷二十一.天文志下》:「若天氣清靜,無諸遊氣,日月不明,乃為失色。」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