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86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置若罔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雖有耳聞,卻好像沒有聽到一樣不加理會。明.朱國楨《湧幢小品.卷九.閣臣相搆》:「當中書言時,沈宜聲力折,只因心中惱他,置若罔聞。」《七俠五義》第五九回:「丁大爺只管盤詰,北俠卻毫不介意,置若罔聞。」
大刀闊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刀、闊斧,為兩種兵器。「大刀闊斧」形容軍隊聲勢浩大,殺氣騰騰。※◎語或出《水滸傳》第四七回。後用「大刀闊斧」形容做事果斷、有魄力。亦可形容砍斷有力。 △「雷風行」
驚濤駭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猛烈的風浪。[例]遊艇在驚濤駭浪中航行,船身搖晃害,使乘客飽受驚嚇。
嚴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正經、莊敬、莊重、肅穆、嚴、嚴格
不知所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明君主治國的態度和方法,在在影響了臣子和人民的行為。其中提到一種擅作威福的暴君,喜怒無常,動輒嚴治罪而殺人,絕不寬赦,那麼臣子就會震驚而不知如何是好。君主若不及時覺悟,則國家的法度日漸衰敗,國家也就不再安定了。後來「不知所措」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惶恐不安,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也有人以為這句成語是從《論語.子路》中,孔子所說的「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演變而來。一個國家不行禮樂,刑罰不公平,人民當然無所適從,不知所措了。《論語》原文中的「錯」,就是「措」的通假字。
百步穿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戰國謀士。有一次,他聽說秦國大將白起即將帶兵攻打魏國都城大梁,就對周王說:「白起曾經打敗了韓、魏、趙等國,並且殺害魏國將領,攻占了許多土地。現在他又要出兵攻打大梁,大梁一旦被攻下,周王室就會面臨危險,您應該想辦法阻止。」於是建議周王派人前往秦國去對白起說:「以前楚國有一個名叫養由基的人,善於射箭。在距離柳樹一百步的地方射擊,射出一百支箭,每一箭都能射中柳葉,一旁觀看的人都誇讚射得很好。但是有一個路過的人,卻說:『的確射得很好,但是可以再教導他射箭的方法。』養由基聽了,就說:『大家都說我射得很好,你卻說可以教導我,那你為何不代替我射那柳葉呢?』那個人說:『我不能教導你伸左臂、屈右臂的射箭本...
恨鐵不成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憾恨鐵煉不成鋼。指對期望的人不成器,感到焦急不滿,而有所責求、惋惜之意。[例]父親會如此嚴的責罵你,也是因為恨鐵不成鋼啊!
理直氣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振振有辭,義正辭嚴反義:理屈詞窮,強詞奪理辨似: 「理直氣壯」及「振振有辭」都有理由充足的意思。 「理直氣壯」側重因理由正當而氣勢壯盛;「振振有辭」側重自以為有理而滔滔不絕。 理直氣壯 振振有辭 辨似例句 ○ ㄨ 只要你沒作虧心事,自然就能理直氣壯。 ㄨ ○ 大家都對他的行為極度反感,他卻還~地狡辯,真是恬不知恥! 「理直氣壯」及「義正辭嚴」都有義理正大,毫無畏懼的意思。 「理直氣壯」側重氣勢強盛;「義正辭嚴」側重措詞嚴。 理直氣壯 義正辭嚴 辨似例句 ○ ㄨ 面對上級的責難,他~地為自己辯白,絲毫沒有畏縮。 ㄨ ○ 對方的要求不合理,讓他不得不義正辭嚴地斷然拒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經歷。如:「涉險」、「涉世未深」。《管子.兵法》:「士利械,則涉難而不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柔弱、怯懦。《論語.陽貨》:「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