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面子、名譽。如:「無顏見人」。《紅樓夢》第三三回:「若外人知道,祖宗顏面何在!」
一知半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而後及此,如顏子是也。彼所謂欲罷不能者,知之至而自不能以已也。若學者以想象臆度2>,或一知半解為知道,而日知之則無不能行,是妄而已。曾皙詠歸之語,亦可謂見道體矣。而孟子猶以其行不掩為狂,而況下此者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辯》。 (2) 臆度:音|ˋ ㄉㄨㄛˋ ,主觀的揣測。〔參考資料〕 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辯》論詩如論禪,漢魏晉與盛唐之詩,則第一義也。大歷以還之詩,則小乘禪也,已落第二義矣。晚唐之詩,則聲聞辟支果也。學漢魏晉與盛唐詩者,臨濟下也;學大歷以還之詩者,曹洞下也。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陽學力,下韓退之遠甚,而其詩獨出退之之上者...
打草驚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想越感到事態嚴重,越想越覺得害怕,如果老百姓再繼續控告下去,馬上就會控告到自己頭上了,這樣一來,朝廷知道了實情,查清了自己在當塗縣的胡作非為,自己豈不是要大禍臨頭!王魯想著想著,驚恐的心怎麼也安靜不下來,他不由自主地用顫抖的手拿筆在案卷上寫下了他此刻內心的真實感受:“汝雖打草,吾已驚蛇。”寫罷,他手一松,癱坐在椅子上,筆也掉到地上去了。   解釋 比喻做事洩密而驚動對方。 詞意 相似:操之過急、因小失大相反:欲擒故縱 例句 警方沒有向媒體透漏這次的逮捕行動,是為了不打草驚蛇。 
普天同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帝時代,以德教導人民,到了禹時,政績衰敗,才開始用刑法。今天我正逢像堯舜一樣,以德教民的盛世,所以知道不會像防風氏一樣被殺。」文帝聽了很高興,提拔他為雍州刺史,封射陽亭侯。後來「普天同慶」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溥天同慶」演變而出,用來指全天下的人共同慶祝。
敝帚千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忍心這麼做?古籍中也記載:春秋時人秦西巴,因為不忍心看母鹿傷心,於是偷偷放走主人獵得的小鹿,結果主人知道後很生氣的把他趕走;戰國魏將樂羊攻打中山國時,正好他的兒子在中山國,中山國君就殺了他兒子並做成肉羹送給他,為了向魏文侯表示自己的忠心,他吃下肉羹。由這二個故事來看,誰比較仁慈呢?如果放縱兵士胡作非為,那就失去斬殺將領撫慰百姓的仁義之心了。」後來「敝帚自珍」這句成語,就從劉禹話中「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東西雖不好,卻因為是自己所擁有,故非常珍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率之間的關係,當期比值為π時,其倍數恰為直徑,舉例而言當實驗中瓶蓋的直徑為2,圓周長為6.28,則可知道比例為1:3.14159,透過許多的例子後,可發現之間的倍數恰為直徑的數,如當直徑為5時,則圓周長則為5x3.14159,因此則可帶入計算圓周的公式,為直徑乘以3.14159,而3.14159則以π來做表示,得到圓周公式為直徑乘以π。另外直徑又可表示為兩倍半徑,而半徑通常利用未知數r來做代表,因此所得公式為2πr。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圓英文關鍵字:circle 參考資料註1 John A. Van De Walle/著...
規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法度、禮法。《紅樓夢》第七回:「倘或親友知道了,豈不笑話咱們這樣的人家,連個王法規矩都沒有。」
格格不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政績,等他到了湖、廣作官,評價就大不如前。陸九淵曾聽兄長提起劉文潛,以為他必不是個庸碌之輩,後來才知道事實並非如此。他認為劉文潛在滿足自己的私慾上,無所不取,絲毫沒有畏懼;但是論到誠意正心等道德修養時,就顯得抵觸而不能相合,並以此自謂為光明公正。後來「格格不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抵觸阻隔而不相合。
七嘴八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醒世姻緣傳》第七八回:「既然打夥子合起氣來,這些管家們的令正,誰是不知道的?七嘴八舌,動起老婆舌頭,稟知了相主事的娘子,對著相主事說了。」
質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空罐子裝滿沙子,它就不會飛得那麼遠了。而若把空罐子裝滿鐵釘然後踢它,恐怕就會傷害你的腳了。所以我們知道慣性大小為:裝滿鐵釘的罐子>裝滿沙子的罐子>空罐子。(註1) 質量不是體積體積是測量物體所佔有空間的大小,通常是以立方公分、立方公尺或是公升為單位。質量是以公斤為單位。如果物體質量較大,它可能會有比較大的體積,但也可能不會。例如,兩個一樣大小的袋子,一個裝滿棉花,一個裝滿鐵釘,它們體積可能相同,可是質量大不相同。(註1) 質量不是重量任何物體的質量因所含原子數不同而有所差異,質量與重量不同,重量表示物體所受...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