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61.75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寄人籬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卷一二》:「吾輩不肖,方傍人門戶,何暇爭閑氣耶!」 02.《紅樓夢.第一○九回》:「邢姑娘是媽媽知道的,如今在這裡也很苦。娶了去雖說我家窮,究竟比他傍人門戶好多著呢!」 參考詞語︰傍人籬落注音︰ㄅㄤˋ ㄖㄣˊ ㄌ|ˊ ㄌㄨㄛˋ漢語拼音︰bàng rén lí luò釋義︰猶「寄人籬下」。見「寄人籬下」條。 01.宋.劉克莊〈題王推官應麟詩卷〉:「不須更傍人籬落,名父親傳夜半衣。」 參考詞語︰依人籬下注音︰| ㄖㄣˊ ㄌ|ˊ ㄒ|ㄚˋ漢語拼音︰yī rén lí xià釋義︰猶「寄人籬下」。見「寄人籬下」條。 01.《孽海花.第五回》:「崙樵生性高傲,不願依人籬下。」
改弦易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賢人治國,也無法將國家治理得很好。 「易轍」則是出自《晏子》,晏子治理阿地三年,結果民怨四起,齊景公知道了,就召見晏子問他是怎麼一回事,晏子就回答,因為他端正社會風氣,所以心懷邪念的人就有怨言;表揚節儉的人,懲罰偷竊的人,所以懶惰怠慢的人就有怨言;因為不畏強貴,一視同仁,所以豪富權貴就有怨言;禁止官員濫用公帑,所以下屬們就有怨言;事奉貴族不能超過禮制的規定,所以貴族們就有怨言。由此可見,這些人之所以讒謗晏子,並非因為晏子治理不好,而是因為晏子的改革,讓他們既得利益受損,所以才說壞話攻擊他。晏子又請景公不要因此而停止改革,反而要澈底放棄舊路,改行新政,這樣不出三年,就會有好的政聲。這兩個典源一用...
憶法或再認法測出察覺的記憶。因此個體通常是有意識的、能知覺的狀態,在回憶時需使用意識才能提取記憶(我知道我正在回想)。例如當被問到過去的經驗,像是「國中唸哪所學校?」或「陳小姐是不是高中導師?」時,個體必須藉由回憶或再認以找到答案。(從事意識上的努力以提取該訊息)。外顯記憶反映出從多重訊息處理腦部機制中從上而下的(top down)、同時的訊息提取。這種訊息的大量整合(例如知覺的、語意的、時間的、空間的等等)是個體在有意識回想先前經驗時所必要的。但是在大部分情況下,個體對於訊息的編碼(encode)或提取,顯示內隱記憶和...
目不見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睛看不見自己的睫毛。比喻見遠而不能見近。#語本《韓非子.喻老》。後亦用「目不見睫」比喻人無自知之明,不能看見自己的過失。
笑容可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眉開眼笑,笑逐顏開,喜形於色,喜笑顏開反義:咬牙切齒,悲不自勝,愁眉苦臉,滿面愁容辨似: 「笑容可掬」及「喜形於色」都有喜悅表現在臉上的意思。 「笑容可掬」側重於強調外表上的喜悅,並不一定有可喜之事,可用在交際或職業場合;「喜形於色」側重於強調發自於內心,並且無法抑止的表現出喜悅,用在有可喜之事發生時。 笑容可掬 喜形於色 辨似例句 ○ ㄨ 售貨小姐~地走過來,親切地為我們服務。 ㄨ ○ 一知道加薪有望,大夥不免~。
覆水難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水覆難收注音︰ㄕㄨㄟˇ ㄈㄨˋ ㄋㄢˊ ㄕㄡ漢語拼音︰shuǐ fù nán shōu釋義︰猶「覆水難收」。見「覆水難收」條。 01.唐.李白〈妾薄命〉詩:「雨落不上天,水覆難再收;君情與妾意,各自東西流。」 參考詞語︰潑水難收注音︰ㄆㄛ ㄕㄨㄟˇ ㄋㄢˊ ㄕㄡ漢語拼音︰pō shuǐ nán shōu釋義︰猶「覆水難收」。見「覆水難收」條。 01.元.周文質〈寨兒令.鶯燕友〉曲:「被底溫柔,枕上風流,一筆盡都勾。明知道潑水難收,爭忍說和味合休。」 02.《西遊記.第五一回》:「小神只會放水,卻不會收水。常言道:『潑水難收。』」
以貌取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之子羽。」這段故事在時代較早的《韓非子.顯學》裡就已說到,澹臺滅明有著君子般的儀表,但相處久了才知道他的品行與容貌不相稱。而宰予雖然談吐不凡,但相處久了才知道他的智慧與辯才不相稱。因此孔子感嘆道:「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史記》和《韓非子》對澹臺滅明的記載雖然完全相反,但最後孔子的結論卻是相同的,就是如果以容貌來判斷一個人的品行、才能,就會像對子羽一樣,產生誤判;如果以談吐來衡量一個人的智慧,就會像對宰予一樣,產生誤判。後來「以貌取人」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以容貌儀表作為評斷或選取人才的標準。
危如累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春秋時期,晉國的晉獻公非常講究吃喝玩樂,常常因此而忘了處理國家大事。有一次,晉獻公為了更方便自己的享受,決定建造一座九層高台。建這個高台必須要耗費大量的錢財,需要大批的勞力,在當時對國家來說是個沉重的負擔。晉獻公知道大臣們一定會來勸阻,於是預先下了一道命令,說﹕「我已經決定了,如果誰敢來勸阻我,格殺勿論﹗」大家聽了都很害怕,沒有人敢勸戒了。有一位名叫荀息的大臣聽到這個消息後,就去求見。晉獻公想一定是來勸阻的人,就叫衛士們準備好弓箭,待荀息一開口就射死他。可是,荀息拜見了晉獻公後,一句也沒說起關於建高台的事,只是對晉...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激怒大家說道:「不探索老虎的巢穴,就不能捉到小老虎。現在唯一的方法,就是趁夜裡火攻匈奴使者,使他們不知道我們有多少人,一定會大驚恐,可以把他們全部殺掉,這樣一來,鄯善國王才會害怕,事功可以成立。」所有人都贊成班超的建議。於是當天夜裡,班超率領吏士攻入匈奴使者的營地,班超親手就殺了三人,把匈奴的使者以及副使都殺了,鄯善國王嚇得魂不附體,終於願意歸順漢朝。後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想要達到目標就必須深入冒險。
東窗事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殺掉岳飛,又怕岳飛阻撓和議,破壞自己和金人的協議。為此,秦檜坐在家中的東窗下,苦惱不已。他的妻子王氏知道了,就對秦檜說︰「擒虎易,放虎難。」意思是要秦檜把握機會,除去岳飛。秦檜被妻子的話打動,當晚便將岳飛處死。後來秦檜遊覽西湖,在船上看到岳飛的冤魂向他索命而死。不久之後,其子秦熺也死了。王氏請道士超度兩人。道士在地府見到秦熺戴著鐵枷,又在酆都看到秦檜和另一位陷害岳飛的大臣万俟卨,兩人身上也都戴著鐵枷在受苦。秦檜見到道士,便請他轉告王氏:「我們在東窗下設計陷害岳飛的陰謀,已被揭發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東窗事發」,用來指陰謀或非法勾當敗露。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