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09.3781 ms
共 2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深藏簡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深居簡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韓愈(西元768∼824),字退之,通六經百家之學,創作頗多;崇尚儒學,排斥佛老思想。唐代由於佛教鼎盛。因此,當時的文人及達官貴人,多與僧侶往來,互贈詩文。〈送浮屠文暢師序〉就是韓愈贈予僧侶文暢的文章。文中表達了他一貫擁護儒家仁義道統的立場。他認為:在天下未教化之初,人民和禽獸是沒有什麼不同的。後來聖人出現,治理天下,因為施行仁義和禮樂刑政,人民才得以安逸的生活,也正因為仁道,才能世世代代相傳而固守著傳統的文化,就像鳥兒,一低頭就是要覓食;一抬頭,就會環顧四方;野獸們藏身在隱僻的深山,很少出來活動。這都是因為害怕其他的動物會傷害自己,因而時時提高警覺...
|
餐松食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松柏的果實為食。形容超脫塵俗。明.高明《琵琶記.五娘吃糠》:「嚼雪餐氈蘇卿猶健,餐松食柏到做得神仙侶,縱然吃些何慮?」也作「餐松啖柏」。
|
棄宗弄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617~650)唐時吐蕃(西藏)名王。慷慨有雄才,對該族宗教、文化貢獻很大。先娶尼泊爾公主,後娶唐文成公主,佛像、經像、僧侶隨兩公主而至,佛教從此盛行於西藏;並遣諸豪子弟入中國求學,現行藏文亦於此時模仿梵語而成。也譯作「松贊干布」。
|
金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女子纖細的小腳或小鞋。宋.劉過〈沁園春.洛浦凌波〉詞:「憶金蓮移換,文鴛得侶,繡茵催袞,舞鳳輕分。」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翠裙鴛繡金蓮小,紅袖鸞銷玉筍長。」
|
執迷不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執迷不悟」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執迷不悟」是指人堅信錯誤的觀念,無法醒悟,「迷」即是迷惑之意。東晉時,佛教對中國的影響日劇,僧侶們的政治勢力日漸龐大,道德也日趨墮落,引起不少人的批評。僧人釋道恆有感於時人對佛教的質難,作〈釋駁論〉斥責僧人的所作所為,並說他們「執迷自畢,沒齒不悟」,就是指他們固執自信,永遠也不知道悔悟。後來「執迷不悟」這句成語可能就是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堅持錯誤的觀念而不醒悟。稍晚,南朝梁武帝蕭衍的文章中就使用了這句成語。他在前朝被封為征東將軍,為朝廷帶兵東征,剷除地方勢力。出發前寫了一篇〈移檄京邑〉,向當地的領袖喊話,說他們受到良好的教養,只是受制於惡人,才不...
|
幽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度憂勞。《莊子.讓王》:「我適有幽憂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唐.皮日休〈太湖詩.入林屋洞〉:「遂招放曠侶,同作幽憂行。」
|
拾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婦女春遊採拾花草。唐.杜甫〈秋興〉詩八首之七:「佳人拾翠春相問,仙侶同舟晚更移。」
|
行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僧侶化緣。元.張元幹〈滿庭芳.三十年來〉詞:「三十年來,雲遊行化,草鞋踏破塵沙。」
|
禪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僧侶用具。截竹成杖,以綿裹其一端。禪坐有昏睡者,則用杖輕觸其身,使其警惕。《水滸傳》第三回:「直教禪杖打開危險路,戒刀殺盡不平人。」
|
一口吸盡西江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襌宗比喻融貫萬法。《五燈會元.卷三.龐蘊居士》:「後參馬祖,問曰:『不與萬法為侶者是甚麼人?』祖曰:『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士於言下頓領玄旨。」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