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3.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僧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一般民眾。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三日之送出,伽藍盡皆焚燒,僧俗寸斬,不留一個。」
水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船夫。唐.張籍〈賈客樂〉詩:「水工持楫防暗灘,直過山邊及前。」
夫妻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俗謂能結為夫婦的人,臉形都有相似的地方,所以稱此男女雙方的臉相為「夫妻相」。如:「這對情人有夫妻相,結局應該是有情人終成眷屬。」
承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奉承迎合。《聊齋志異.卷六.馬介甫》:「婦每日暮,挽留萬石作,懽笑而承迎之。」
懷風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為日本最古的漢詩集,作者六十四人,多為天皇、諸王、僧等貴族階級。詩一百二十篇,以五言詩為主,模倣六朝詩,缺乏個性。此書對平安初期漢文學之隆盛,有促進之功。
滿面生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笑容滿面。《石點頭.卷五.莽書生強圖鴛》:「莫誰何喜得滿面生花,向前深深作揖。」
錫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持的手杖。依律制,為沙門外出時所持。杖頭裝飾有金屬環,振動時能發出錫錫的聲音而得名。
法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俗姓韋,潤州延陵(江蘇丹陽縣延陵鎮)人。禪宗牛頭派的創始人。十九歲從三論宗僧炅法師剃度,後從大明法師等鑽研三論和華嚴、般若、法華、大集等經論,因未能在修行上突破,遂入山習定二十年。唐武德七年房玄齡奏請淘汰寺廟僧徒,法融即挺身入京上表陳理。貞觀十年,入牛頭山參究佛法,數年間,同住的法有百餘人。貞觀二十一年後先後講說《法華經》、《大品》、《大集經》等。顯廣二年圓寂。牛頭宗法系的成立,是中唐以後的事。自劉禹錫的〈融大師新塔記〉、〈李華故徑山大師碑銘〉、〈故左溪大師碑〉有法融得道信印可的傳說。雖然法融思想和禪法啟南宗頓悟說的先河,但法融和道信的禪法實大不相同。
懺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徒為使死者脫苦得樂,依某種懺悔儀軌而作的宗教行為。這種作法一般皆請僧主持。《快心編》第一回:「前日初回家時,我心上原轉念要做些懺事與太太。卻忘了淨蓮姑子。」
格魯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藏佛教主要宗派之一。「格魯」為藏語dge-lugs的音譯。十五世紀初由宗喀巴創立。由於宗喀巴晚年常駐其所建立的甘丹寺,因此該宗派被稱「法主甘丹人的宗派」,藏語為了詞字簡化和順口改稱為「格魯派」。主張嚴守戒律,強調顯密兼修與修行次第。因此派僧頂戴標示奉守戒律的黃帽,俗稱為「黃教」。又以宗喀巴出於噶當派,故也稱為「新噶當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