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8.2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透不流通。《西遊記》第七七回:「『悶蒸』是蓋了籠頭,『出蒸』不蓋。」
鬱結在胸中的怨怒之。《文明小史》第三七回:「只聶慕政一肚子的悶,沒有能發洩得出。」《老殘遊記》第二○回:「這個東西實在可惡!然聽說他武藝很高,手底下能開發五六十個人呢,我們這口悶咽得下去嗎?」
一鼻孔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彼此互通聲息,採取相同的態度、主張。《醒世姻緣傳》第六回:「那晁住媳婦就是合珍哥一個鼻孔出,也沒有這等心意相投。」
新年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新的一年,新的風貌。如:「新年新象,客廳整理後,煥然一新。」
倒抽一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驚駭、失望。《兒女英雄傳》第一回:「登時倒抽了一口,涼了半截。心裡的那番懊惱,不但後悔此番不該會試,一直悔到當年不該讀書。」
息奄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呼吸極其微弱,快要斷的樣子。比喻情況已到衰頹的地步。《文選.李密.陳情表》:「但以劉日薄西山,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歧路燈》第四七回:「到了次日早晨,慧娘已是息奄奄,十分不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包圍在地球四周的一層空。一般依據其溫度變化,將大層沿垂直方向劃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層及增溫層等。因受地球引力的影響,空的濃度離地表愈遠愈為稀薄。也作「大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從口中散發出來的難聞味。《後漢書.卷八五.東夷傳.夫餘傳》:「王令置於豕牢,豕以口噓之,不死。」也稱為「口過」、「口臭」。
2.說話的語及措辭。清.李漁《風箏誤》第九齣:「口也像女人口,筆蹟也像女人筆蹟。」也稱為「口吻」。
3.話裡的含義,言外之意。《紅樓夢》第八二回:「便把活計放下,走到黛玉處去探探他的口。」《老殘遊記二編》第二回:「且等今晚試試他的口,他若肯了,不怕他師父不肯。」也稱為「口音」。
4.帶有各民族或地方特色的語音。《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五回:「還坐了七八個人,都是寧波、紹興一路口。」也稱為「口音」、「口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的口。有決定、商榷、疑問、驚嘆、祈使、命令等的分別。
鬆了一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問題與事務等處理告一段落後,心情較為輕鬆自在。如:「案子結束後,大家才鬆了一口,心上的石頭終於放下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度量。北周.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陸逞神道碑〉:「風神內照,量深沉。」《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此非下賤之相,況且量寬洪,立心忠厚,他日必有好處。」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