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11.79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上心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想出對策來。如:「她一時上心頭,藉故肚痛逃脫。」也作「上心來」。
絕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策過於陰險惡毒,將使出者自招惡果,斷子絕孫。《金瓶梅》第二六回:「你也要合憑個天理,你就信著人,幹下這等絕戶。」也作「絕後」。
言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的話和獻的謀都被採用。形容深被信任。《宋史.卷三三六.司馬光傳》:「光自見言行從,欲以身徇社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小謀、小方法。《三國演義》第四六回:「詭譎小,何足為奇!」
2.小總結,約略的估。如:「這些物品小為一百三十二元。」《二刻拍案驚奇》卷一○:「當真我們有得肉裡錢先折去不成?只看我略施小,不必用錢。」
3.指帳面上單頁的合,與整本合的總相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策、辦法。《三國演義》第四回:「王充得書,尋思無。」《紅樓夢》第六二回:「連司棋都氣了個倒仰,無挽回,只得罷了。」
柏拉圖的人才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希臘哲學家柏拉圖(Plato, 427~347 B.C.)是觀念主義的代表人物,也是英才教育的提倡者。他的人才教育畫主要見於〔共和國〕(Republic)和〔法律〕(Law)二篇對話錄;其中〔法律〕一書有較詳細的說明。柏拉圖的整個教育畫,是配合他所認定的三種階級,即統治者、衛士及勞動者。
  柏拉圖首先注意到幼年的教育,就是在六歲前尚未進入學校就應施與教育。這個階段的教育重視兒童的好奇心,但不必勉強教與知識,而是要用有趣的方式讓兒童吸收;用逼迫的方式是對待奴隸才用的;可是在道德教育方面,柏拉圖卻主張在三歲以後就可以體罰了。柏拉圖相當重視遊戲的重要性。遊戲不但是兒童自發的活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生。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三折:「釘靴雨傘為活,偷寒送暖作營生。」
2.生活用具。《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當時隨這姑姑家去看時,家裡沒甚麼活,卻好一個房舍。」
3.女紅的俗稱。《紅樓夢》第三七回:「這絹包兒裡是姑娘上日叫我作的活,姑娘別嫌粗糙,能著用罷!」
算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門用來作算的器械,如算盤、算尺等。不具有資料處理的能力,只可以作簡單的數學運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算時間,按照時間算。如:「一般的停車場,大多是時收費的。」《醒世姻緣傳》第八八回:「韋美按日供柴,時送米。」
窮力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謀、力氣都已用盡了。明.梁辰魚《浣紗記》第八齣:「自家吳王夫差,追趕越國勾踐至此,不料他窮力竭,存下五千甲士,死守會稽。」《西遊記》第六六回:「那猴兒窮力竭,無處求人,斷然是送命來也。」也作「盡力窮」、「窮力極」、「窮力盡」、「窮力屈」。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