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30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曉悟、了解。如:「領會」、「領悟」。晉.陶淵明〈飲酒詩〉二○首之一三:「醒醉還相笑,發言各不領。」
|
粉墨登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妝登臺演戲。[例]從劇團退休後,已經很少有機會看到他粉墨登場。
|
顧名思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沉靜默、淡泊謙虛。後來「顧名思義」使用的範圍擴大,被廣泛地用來比喻看到名稱,就聯想到它的含義。有時會略帶貶義,指單就名稱穿鑿附會,不求甚解。
|
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羞辱的事。如:「雪恥」、「奇恥大辱」、「引以為恥」。《呂氏春秋.季秋紀.順民》:「越王苦會稽之恥。」
|
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哺乳綱食肉目。面圓齒銳,耳殼短小,眼大,瞳孔會因光線強弱而變大小,聽視覺都很敏銳,四肢較短,腳有銳爪,掌有肉墊,行動敏捷,善捕鼠。
|
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級、等次。如:「階層」、「經理層」、「上層社會」。
|
逼上梁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滸傳》中寫林冲因遭到誣陷,刺配滄州,終被逼上梁山,落草為寇。典出《水滸傳》第一一回。後用「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走上絕路,而做出自己不想做或不應做的事。
|
名不副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言︰「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就是孔子強調要辨正名義,使名實相符,如此一來,做事才會成功。在所引典源《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中,王莽為了篡奪漢室,所以千方百計地為自己鋪路。他任宰衡、太傅、大司馬,先掌握朝中的實權。但是有實權,而無名義,容易遭人非議。所以他上書太后,認為自己身為宰相,統領朝廷百官,卻沒有象徵身分的印信,顯得名實不副,因此請太后授他宰相印章,這樣才能名副其實。後來「名不副實」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空有虛名,不合實際。出現「名不副實」的書證如三國魏.劉劭《人物志.效難》:「中情之人,名不副實,用之有效,故名由眾退,而實從事章。」
|
同病相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同樣不幸遭遇的人互相同情。如:「基於同病相憐,我相信他絕對不會袖手旁觀的。」南朝梁.劉孝標〈廣絕交論〉:「同病相憐,綴河上之悲曲;恐懼寘懷,昭谷風之盛典。」《紅樓夢》第四五回:「我雖有個哥哥,你也是知道的,只有個母親,比你略強些,咱們也算同病相憐。」
|
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灌溉、澆。如:「引水沃田」。《左傳.僖公二十三年》:「秦伯納女五人,懷嬴與焉,奉匜沃盥,既而揮之。」漢.王充《論衡.偶會》:「使火燃以水沃之,可謂水賊火。」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