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90.62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主帥對將官名分派任務。比喻選錄用某類人才。如:「新主管上任,便開始將工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改動字句。《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他日,公又與遂書,多所竄,如遂改定者;超等愈疑遂。」《梁書.卷八.列傳.昭明太子》:「字無竄,筆不停紙;壯思泉流,清章雲委。」
九刺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ephalopholis argus (Bloch and Schneider, 1801)
九刺鮨屬極近似石斑屬(Epinephelus),但最大的區別在於本屬魚類背鰭具有9棘,而後者則有11棘。口裂大,上主頜骨遠遠超越眼後緣,胸鰭遠短於眼後頭長。體暗褐色,有若干不明之橫帶,並密布藍。本種與青星九刺鮨(C. miniata)同具藍色小,但本種具有較多之背鰭軟條(16;後者為15)及鰓耙數(下支16~17;後者13~14),且成魚之體鱗附有小型腋鱗,故可輕易區分之。長可達40公分。
南日本,台灣,印度洋及熱帶太平洋。
棲息珊瑚礁海域,以手釣或蟹網捕捉。部分具毒,屬Ciguatoxin,多見於較熱帶之海域。
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鮨科(Family Serranidae),Seabasses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之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詳實記載永久性測量控制位置之資料圖表,稱為之記。其內容包含該位之成果資料,位置圖及接近路線等。
導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導線測量選定之位稱為導線,或稱導線站。導線通常以木樁釘於地面,樁上釘小釘,作為標誌,樁側編寫號。在柏油或水泥路面,則以刻有十字記號之大帽釘(或小鋼釘)釘入,釘之周圍油漆描繪圓圈,並標註號,以資識別。如導線有永久保存價值者,則須埋石。標石之質料、大小等均與三角之標石相若。若導線位於建築物樓上平台者,則埋設銅標,上刻十字、號、等級、測量機關等。標石埋設後,須測定參考樁及繪製位置略圖,以供查考。
靈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唐.李商隱〈無題〉詩二首之一:「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通。」比喻心心相映。元.汪元亨〈折桂令.望南山歸去來兮〉曲:「跨百尺長鯨,逐雙飛彩鳳,通一靈犀。」明.王玉峰《焚香記》第一○齣:「但得皆如意,兩情稱,始信一靈犀,誠通海神。」亦比喻靈敏慧捷。元.王仲誠〈粉蝶兒.昨宴東樓套.滿庭芳〉曲:「蕙蘭性一靈犀透,舉止溫柔。」
永久凋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力學的觀來看,土壤中的水份包括土壤孔隙間可用重力式自然排除的水、毛細管作用下以表面張力作用貯存的水、以及土壤分子吸引力所保留的所謂吸濕性水(hygroscopic water)三種。土壤含水份去除可用重力自然流失的水份,所剩下之水份含量百分比在灌溉工程中稱為田間容量(field capactiy)。而田間容量的含水量去掉永久凋萎的含水量,則稱為可資灌溉的有效水份含量(available moisture content)。至於永久凋萎則是植物所能汲取的最低土壤含水量百分比。
  附表是永久凋萎的一些例子。
轉換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轉換理論係以意識改變的過程來解釋成人學習的一種理論架構。由美國學者馬濟洛(J. Mezirow)於一九七八年提出,其後並多次為文或出版專著來闡揚此理念,並應用在實際的教育活動中。此理論受到德國哲學家哈伯瑪斯(J. Habermas)的批判詮釋學(Critical Hermeneutics)的相當影響。
  馬濟洛將認知興趣區分為三類,即:(1)技術的或工具的:與任務有關,側重在工作方面;(2)實用的或對話的:包括互動和人際的了解;(3)解放的:經由自我反思獲得知識。最近馬濟洛更將此三領域減為練習的與解放的兩類,將技術的學習歸併於解放學習的類別中,因解放的學習現已應用在技術的領...
帶石斑(石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pinephelus coioides (Hamilion, 1822)
主上頜骨超越眼後緣,前鰓蓋具細鋸齒緣,在後下角者僅略見膨大而已。體淡褐色,有褐色斑散布,但分布於各鰭之同色斑較不明顯;體側並有5條略斜之暗色帶,各帶之腹面多呈二分叉。長可達80公分。
琉球,台灣至澳洲;西太平洋區以及印度洋西側均有分布。
棲息內灣岩礁附近及珊瑚礁淺水處。
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鮨科(Family Serranidae),Seabasses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上降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軟鋼材料而言,在拉力試驗時,其應力應變關係先呈直線上升到比例極限,再上升到彈性極限,通過彈性極限後應力急速下降;然後在大約一定應力下,材料的應變可持續增加。接著材料產生硬化,直到最大應力後斷裂。上降伏,亦即為材料的彈性極限。一般而言,材料之比例極限與彈性極限是很接近而不易區別的。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