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89.67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發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起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出發。如:「這是起跑的基,槍響後從這裡出發。」
2.中心。如:「臺北市的形成,是以舊臺北城為基,向外發展的。」
水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施測水準時,通常應于實地每隔一定距離,設立固定標誌,測定其標高,以為日後高程測算之依據,此項標誌,稱為水準或水準標,簡記為B、M。水準依其能否永久保存而分為永久水準與臨時水準兩種。
抗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理學上指抗力在槓桿上的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引火將燈燃。宋.蘇軾〈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詩八首之一:「為鼠常留飯,憐蛾不燈。」《紅樓夢》第六五回:「賈珍進來,屋裡纔燈。」
裸胸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ymnothorax thyrsoideus (Richardson, 1844)
魚體較為延長;吻部較鈍。牙齒為圓錐狀;上頜齒、鋤骨齒和下頜齒前側為2列。底色為黃褐色,周身密佈暗褐色的小;頭前半部無斑且較身體部位顏色為深。眼虹彩為純白色,瞳孔的直徑相對地較其他種鯙類為小;鰓孔的顏色較深。部分福馬林液保存的標本,體表會包覆一層綠色的物質。中、小型的鯙類;體長可達70公分。
分布於西太平洋的印尼、菲律賓、日本、澳州東北及東南部;中太平洋的密克羅尼西亞和薩摩亞。在台灣多見於基隆、澳底、蘇澳、成功、蘭嶼、貓鼻頭和澎湖等海域。
棲息於潮間帶及亞潮帶的珊瑚、岩礁隙縫中;經常將挺起的身體前半部露出洞穴外。活動敏捷,當外出獵食;喜歡捕食甲殼類或魚類。
被釣獲食用。可飼養、供玩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海鰱亞組(Subdivision Elopomorpha)
鰻鱺目(Ordre Anguilliformes)
海鱔亞目(Suborder Muraenoidei)
鯙科或海鱔科(Family Muraenidae),Moray Eels,Morays
Chilloscyllium plagiosum (Bennett, 1830)
軀幹及尾較粗短;吻端圓;體側具一隆脊;背鰭或呈圓形或略呈三角形,約與腹鰭同大,不具向後突出之後角;兩背鰭間距較短,僅稍長於第一背鰭基底長;第一背鰭起與腹鰭基底相對或落於基底稍後方;臀鰭起位置在第二背鰭後角稍後,基底長稍短於由尾鰭下葉起至後緣缺刻之長。體表厎色深棕色,其上散佈無數白,同時亦具深棕色或淡黑色之橫帶。
本種於印度、斯里蘭卡、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印尼、越南、中國大陸、台灣、日本、菲律賓沿海均可發現其蹤跡。臺灣地區則分布於西南海域。
常見的種類,但目前為止對其瞭解仍十分有限,只知其為近岸棲息的底棲性種類之一。卵生,體長最大可成長至約95公分。
通常由底拖網所漁獲,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鬚鮫目(Order Orectolobiformes)
竹鯊科或天竺鮫科(Family Hemiscylliidae),Bambooshark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逐一查驗。《文明小史》第一五回:「便見一個洋人,一手拿著一本外國簿子,一隻手夾著一隻船筆,帶領了幾個扞子手走上船來,驗客人的行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字皙,春秋魯南武城人,生卒年不詳。為曾參之父,孔子弟子,嘗侍孔子言志。
的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析複變函數f(z)的極是一個孤立奇異(isolated singularity):當z→a時f(z)在不含極的近鄰可以Laurent級數寫為:
  
  極a稱為k階極,若且惟若上述Laurent級數中,Ck≠0而Cm=0(當m>k)亦即:
  
  當a為f(z)的k階極,則a必為1/f(z)的k階零亦即:
  
  (參見order of zero)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