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5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引玉拋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概是唐代詩人常建和趙嘏的一段故事了。相傳常建很佩服趙嘏。有一次知道趙嘏要來到蘇州,心想趙嘏必然前去靈寺遊覽,於是先在寺裡牆壁題上:「館娃宮畔十年寺,水闊雲多客至稀。」這首詩他故意只寫兩句,留下後面兩句,就是希望趙嘏看了以後能補上。等趙嘏前來遊覽時,果然在這兩句詩後補了:「聞說春來倍惆悵,百花深處一僧歸。」意致高妙,確是好詩。後人認為常建就是在「拋磚引玉」,這個故事見載於《談徵.言部.拋磚引玉》。
來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往返。晉.鳩羅摩什〈十喻〉詩:「若能映斯照,萬象無來去。」唐.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夜來去。」
廬山面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廬山真面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廬山三面臨水,煙雲瀰漫,千萬壑,氣象萬千,人在山中,難以窺得全面真貌。因此,宋代文人蘇軾有一首〈題西林壁〉詩,即是描寫廬山的奇景。前兩句寫出了廬山群峰的千變萬化,橫看是連綿不絕的山嶺,側看又是陡然峭立的奇峰。隨著觀看山嶺位置高、低、遠、近的不同,看到的景色也隨之而異。後兩句則描述在廬山中,根本無法看清整個廬山的全貌。道出了人身在事物中,往往無法看清它的真相,暗喻「當局者迷」的意涵。後來「廬山真面目」就被用來比喻事物的真相或原本面目。如《野叟曝言》第四七回:「善作詩兮只一家,真屬夫子自道;待野拙細細解出,方見廬山真面目也!」
一刀兩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刀兩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寒山,是唐代的隱士,也是一位高僧。姓名和生卒年均不可考,因為長期隱居於天臺的寒,因而稱為「寒山」或「寒山子」。其詩風與早期的禪宗思想一致,蘊含禪宗的哲理。他有一首詩,說到智慧過人者與一般才德低下者的不同。才智過人的,心思敏銳,勤奮不懈地修道,可以領悟當中的佛法意境;而才德低下的,通常愚昧無知且冥頑不靈,一直要到大難臨頭了,才知道毀滅了自己的人生。常常可以看到那些明知故犯而不懼後果的人,將在市集中被處以死刑,此時唯一能做的,就是要有男子漢大丈夫的氣概,堅決果斷地接受斬首。詩的原文「一刀兩段截」,後來演變出「一刀兩斷」這句成語,用來比喻堅決地斷絕關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波浪激盪的聲音。《文選.郭璞.江賦》:「砯鼓作,漰湱澩灂。」唐.李善.注:「漰湱澩灂,皆大波相激之聲也。」
彈冠振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拂除帽子上的灰塵,清潔服裝。語本《楚辭.屈原.漁父》:「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後用以比喻準備出仕。《後漢書.卷六三.李固傳》:「是以穴幽人,智術之士,彈冠振衣,樂欲為用,四海欣然,歸服聖德。」
吟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吟詩與嘯呼。《晉書.卷七九.謝安傳》:「嘗與孫綽等汎海,風起浪湧,諸人並懼,安吟嘯自若。」《文選.劉琨.扶風歌》:「攬轡命徒侶,吟嘯絕中。」
晦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黑夜與白晝,昏暗與晴朗。《國語.楚語上》:「地有高下,天有晦明,民有君臣,國有都鄙,古之制也。」宋.歐陽修〈醉翁亭記〉:「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望風而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望風披靡」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司馬相如〈上林賦〉(據《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引)於是乎崇山巃嵷,崔巍嵯峨,深林鉅木,嶄嵾嵯,九、嶭,南山峨峨,陁甗錡,嶊崣崛崎,振谿通谷,蹇產溝瀆,谽呀豁閜,阜陵別島,崴磈瘣,丘虛崛,隱轔鬱,登降施靡,陂池貏豸,沇溶淫鬻,散渙夷陸,亭皋千里,靡不被築。掩以綠蕙,被以江離,糅以蘪蕪,雜以流夷。尃結縷,欑戾莎,揭車衡蘭,稿本射干,茈薑蘘荷,葴橙若蓀,鮮枝1>黃礫2>,蔣芧3>青薠4>,布濩閎澤5>,延曼6>太原,麗靡7>廣衍,應風披靡8>,吐芳揚烈9>,郁郁斐斐,眾香發越,肸蠁布寫,晻苾勃。 〔注解〕 (1) 鮮枝:一種香草,可染紅色。...
仙跡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都有登山口。比較出名的起點就是在景興路263巷、或243巷的這個階梯入口了,243巷這邊有個「仙跡」的牌樓,還有新設的小鳥造型指標,很好辨認。 地質仙跡岩的地質屬中新世沈積的地層,由約在1,950萬至1,800 萬年前沈積的石底層與1,800萬至1,350萬年前沈積的南港層所組成。 生態狀況植物:仙跡岩以相思樹林為主要樹種的森林貌已經演替,並為天然林所取代,林下原生種的植物得以出頭。如山坡凹地的江某、香楠、大葉吊樟、筆筒樹、九節木、榕樹家族等,以及山脊斜坡出現的青剛櫟、杜英、香楠、大頭茶、烏桕、山刈葉等植物群都已在這...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