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41.7909 ms
共 3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猶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老子的道如龍之深遠不可測,因以「猶龍」為老子的代稱。語出《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後比喻有道之士。清.徐振芳〈海陵寄李子傚〉詩:「猶龍久矣逃壟世,牽犢公然飲上流。」
|
好高務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好高騖遠」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史.卷四二七.道學列傳一.程顥》顥資性過人,充養有道,和粹之氣,盎於面背,門人交友從之數十年,亦未嘗見其忿厲之容。……教人自致知至於知止,誠意至於平天下,洒掃應對至於窮理盡性,循循有序。病1>學者厭卑近而騖2>高遠,卒3>無成焉。 〔注解〕
(1) 病:憂慮。
(2) 騖:音ㄨˋ,追求、從事。
(2) 卒:終究。
|
繫風捕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捉住影子一樣什麼也不會得到,希望皇上不要再讓那些方士的胡言亂語影響您了!漢成帝聽了谷永的話後覺得很有道理,便接受了他的勸諫。後來「捕風捉影」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所做之事或所說的話毫無根據,憑空揣測。
|
不吃煙火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道家認為仙人超凡脫俗,辟穀不食或不吃熟食。後用來比喻具道氣或仙氣的人。元.馬致遠《岳陽樓》第三折:「我穿著領布懶衣,不吃煙火食,淡則淡淡中有味。」
2.諷刺人自命清高,或不知民間疾苦而與社會、人群脫節。含有貶義。如:「那個人自命不凡,好像不吃煙火食,人緣不好。」
|
從善若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觸怒楚國,真打起來一定贏不了。就算贏了,也不是件光榮的事,反而自取其辱,不如退兵吧!」欒書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因此決定撤軍。這種能接受部屬提出好意見的處事態度,在《左傳.成公八年》就提到說,晉軍得以屢獲戰功,多在於欒書能聽從知莊子等三人的建議,另如能擄獲沈國國君揖初也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因此對於欒書攻打沈國獲勝的這件事,就有君子評論說:「從善如流,宜哉!」意思是說聽從好的、正確的意見,是最適當的行為。典源又見《左傳.昭公十三年》。「從善如流」的故事在此處則是表述楚國的公子比不得民心,也不像齊桓公那樣重用人才,聽從正確的意見,因此無法得到王位。後來,「從善如流」被用來比喻樂於接受別人好的意見。
|
排山壓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山石壓雞蛋。比喻助長禍害的來臨。《晉書.卷九六.列女傳.杜有道妻嚴氏傳》:「何、鄧執權,必為玄害,亦由排山壓卵,以湯沃雪耳,奈何與之為親?」
|
深惡痛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鄉愿的人才會如此吧!因為鄉愿是德之賊!」「鄉愿」這種人是「刺之無所刺,非之無所非」的人,也就是最沒有道德標準的人。所以孔子最厭惡這種人。南宋理學家朱熹對於這段話的注釋是:「過門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見親就為幸,深惡而痛絕之也。」他認為孔子對鄉愿過門不入並不覺遺憾,反以能不見、不接近他們感到慶幸,可見他對這種人是多麼厭惡。後來「深惡痛絕」演變為成語,用來指厭惡、痛恨到極點。
|
有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合理、有道理。[例]對方聽他說得有理,也就不再計較。
|
元大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外,還有防火巷的設置。 宗教元代的大都,人煙稠密,繁榮熱鬧。由於外國人多,各種宗教共存共榮,大都內有道觀、佛寺、清真寺、景教寺、喇嘛廟即天主堂。原在東方傳教的方濟各會修士孟德高維諾從伊兒國經海路來到大都,受教皇任命為大主教,教民數千人,多為來自中亞的居民。這是羅馬天主教初次傳進中國, 文化大都的文娛活動以雜劇最有特色。元代雜劇繼承前代,結合詩歌、音樂與戲劇,深受朝廷上下與大都民眾喜愛。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元大都 參考資料張元、李孝悌/著。簡明中國歷史。頁182-183。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數位教...
|
危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直的品行。《論語.憲問》:「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