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6.1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簞食,一瓢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形容生活簡單、清苦。出現「簞食瓢飲」的書證如三國魏.桓範〈薦管寧表〉:「以簞食瓢飲,過於顏子,屋蔽衣,踰於原憲。」
千鈞一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孽海花.第二九回》:「現在和議的事,一髮千鈞,在他國內,私行捕禁,雖說行館有治外法權,萬一了些消息,連累和議,不是玩的!」
食古不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食古不化」原或作「食生不化」。閰爾梅在為《破山和尚語錄》所寫的序言中提及:要以文字來傳達知識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既想言辭精要,又希望沒有缺;既想用字絕妙,又希望容易了解。一味地依循往例,就沒有創新;提出驚人的議論,則恐無根據;援用古人的見解,又怕沒有變通。所以特別為《語錄》寫序,以讚揚其典雅脫俗之文風。「食古不化」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的「援古恐其食生不化也」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一味守舊而不知變通。出現「食古不化」書證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七一.集部.別集類二四.空同集》:「平心而論,其詩才力富健,實足以籠罩一時,而古體必漢魏,近體必盛唐,句擬字摹,食古不化,亦往往有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計時的名稱,一晝夜共分一百刻。今以十五分鐘為一刻。《周禮.夏官司馬.挈壺氏》:「縣壺」漢.鄭玄.注:「之箭晝夜共百刻,冬夏之間有長短焉,大史立成法,有四十八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遮蓋、掩蔽。如:「覆蓋」。《莊子.德充符》:「夫天無不覆,地無不載。」《聊齋志異.卷五.陽武侯》:「見舍上鴉鵲群集,競以翼覆處。」
簞食瓢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形容生活簡單、清苦。出現「簞食瓢飲」的書證如三國魏.桓範〈薦管寧表〉:「以簞食瓢飲,過於顏子,屋蔽衣,踰於原憲。」
圖窮匕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圖窮匕見(現)目錄1 圖窮匕見(現)1.1 注音1.2 釋義1.3 典故 圖窮匕見(現) 注音ㄊㄨˊㄑㄩㄥˊ ㄅㄧˇ ㄒㄧㄢˋ 釋義通常比喻一件事情的發展到最後真相或本意顯,形跡敗露。 典故典出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傳˙荊軻傳。戰國時,燕太子丹想要刺殺秦王,於是派了荊軻前去獻燕國的地圖並將匕首藏於圖中,打算趁秦王專心觀看地圖時謀刺秦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持、拿。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紕》:「婢擎金澡盤盛水,瑠璃碗盛澡豆。」唐.杜甫〈正月三日歸溪上有作簡院內諸公〉詩:「藥許鄰人斸,書從稚子擎。」
蜀犬吠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岑參〈招北客文〉(據《文苑英華.卷三五八.雜文》引)1>其南則有邛崍2>之關,天設險難,少有平地,連延長山。橫亙瀘江3>,傍隔百蠻4>。吁彼漢源,上當天。靡日不雨5>,四時霶然6>。其人如魚,爰7>處在泉。終年霖霪8>,時復日出,9>諸犬,向天吠日。人皆濕寢,偏死腰疾。復有陽山之路,毒瘴下凝。白日無光,其氣瞢瞢,暑雨下濕,黃茅上蒸。南方之人兮不敢過,豈止走獸踣兮飛鳥墮。吾不知造化兮何致此方些。蜀之南兮不可以居,北客歸去來兮。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2) 邛崍:音ㄑㄩㄥˊ ㄌㄞˊ,位於今四川省成都縣西南,邛崍山麓,西與西康省交界,瀕邛水北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洞、機會。如:「乘隙而入」。唐.德宗〈西平王李晟東渭橋紀功碑〉:「覷隙乘便,餌誘貪卒。」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