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130.6136 ms
共 6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愁眉不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鏡花緣》第二九回:「正同多九公閒話,林之洋提著雀籠,愁眉不展,歎氣而歸。」
|
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笭箐:小籠子。《集韻.平聲.清韻》:「箐,笭箐,小籠。」宋.梅堯臣〈和韻三和戲示〉詩:「笭箐畫蛤瓦缸醅,海若淮壖各寄來。」
|
習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飛動的樣子。《文選.左思.詠史詩八首之八》:「習習籠中鳥,舉翮觸四隅。」
|
暖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日前一天設宴祝賀。《西遊記》第四三回:「小的們!快把鐵籠抬出來,將這兩個和尚囫圇蒸熟,具柬去請二舅爺來,與他暖壽。」《官場現形記》第三回:「於是定了頭一天暖壽,是本公館眾家人的戲酒。」
|
忘筌得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得魚忘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筌,是竹編的魚籠,用以捕魚。蹄,是捕兔用的網子,即是兔罝。莊子用筌和蹄比喻為了達成目的而採取的手段,捕捉魚和兔才是獵人真正的目的。如果已經捕捉到魚,那筌就沒有用處,已經捉到兔子,那蹄也失去了作用,這兩者就可以拋棄不用了。同樣的,言論和著作是用以闡明道理的工具,道家認為天地間的至理,並非言語文字所能傳示,所以主張人不可拘泥於語言文字之中,一旦通達道理,就應該捨棄這些外在的形式。後來「得魚忘筌」這句成語被用來比喻悟道者忘其形骸。亦用來比喻人在達到目的成功後就忘掉賴以成功的手段或憑藉物,有背義忘恩之意。
|
抽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指籠統概括。亦相對於具體而言。如:「你的話說得太抽象了,能不能具體一點?」
|
心驚膽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驚膽戰」之典源,提供參考。 敦煌變文《維摩詰經講經文》(據《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引)維摩髮籠離垢之繒,手柱(拄)弱梨之仗(杖),謂我言道:「彌勒:汝久居聖位,已出煩(樊)籠,三僧祇劫修行,百萬生中精進。福惠具足,種性尊高,六度已圓,十身備歷。所以世尊授仁者記,一生成佛。未委三生之中,何生得記,過去未來現在?若言過去,過去已滅;若言未來,未來未至;若言現在,現在不住。況生住異滅,念念遷移,云何彌勒得授記乎?又莫是无生得受記也?若是無生得受記者,如無有生;若以如滅得受記者,如無有滅。真如不屬生滅,无去无來。又一切眾生,皆有真如。若彌勒得授記者,一切眾生,亦合得記。若過去得菩提,即是...
|
煙波浩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廣大遼闊、雲霧籠罩的水面。唐.錢鏐〈建廣潤龍王廟碑〉:「況鏡水清流,煙波浩渺,其湖周百餘里,其派數十餘川。」元.許有王〈水木清華亭宴集十四韻.并序〉:「極目西望,舳艫汎汎於煙波浩渺、雲樹參差之間,蕭然有江鄉之趣。」
|
拉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籠絡、牽合對自己有利的人。《文明小史》第四八回:「上海的朋友不比別處,只要會拉攏,一天就可以結交無數新朋友。」
|
史無前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監。鬱林王即位,進位太傅,恐其奪帝位,雖加殊禮而深忌之,不久病死。曾啟陳請鵡除逋租,寬刑息役 。居雞籠山西邸,延攬學士,抄《五經》、百家,撰《四部要略》。篤信佛教,數於邸園營齋戒,大集朝臣眾僧。今存《南齊竟陵王集》輯本。
(2) 王融:西元467∼493,字元長,南朝齊琅邪臨沂人。舉秀才,為太子舍人,遷祕書丞。因謀立竟陵王,賜死獄中。為文詞藻富麗,為當世所稱譽。著有文集十卷。
(3) 佐:輔助者。
(4) 前例:以往發生過的事例。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