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16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游光掠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丁集.卷中.解元元春》:「原其初,豈無一知半解、游光掠影,居然謂文外獨絕,妙處不傳,不自知其識之墮於魔,而趣之沉於鬼也。」
情同意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情投意合」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馮衍〈與陰就書〉(據《後漢書.卷二八上.桓馮衍列傳.馮衍》李賢注引)衍聞神龍驤首1>,幽雲景蒸,明聖修德,志士思名。是以意同情合,聲比2>(則)〔相〕應也。伏見君侯忠孝之性,慈仁殷勤,論議周密,思慮深遠。顧以微賤,數蒙聖恩,被侯大惠。衍年老被病,恐一旦無祿,命先犬馬,懷抱不報,齎恨入冥,思剖肝膽,有以塞責。方今天下安定,四海咸服,蒙恩更生之臣,無所效其死力。側聞東平、山陽王壯當之國,擇除官屬,衍不自量,願侯白以衍備門衛。 〔注解〕 (1) 驤首:抬頭,比喻意氣軒昂。驤,音ㄒ|ㄤ,仰起。 (2) 比:音ㄅ|ˋ,和諧。
李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卷。事蹟見《新唐書》本傳、《唐才子傳》。卞孝萱撰《李益年譜稿》,載《中華文史論叢》1979年第2輯;優學撰《李益行年考》,見《唐詩人行年考》。
叢矢之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眾矢之的」。見「眾矢之的」條。01.清.嗣同《嗣同集.報貝元徵》:「今之原禍始者,必以合肥為叢矢之的。」
一千零一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天方夜的別名。參見「天方夜」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谽岈:(1)山谷空曠。《廣韻.平聲.覃韻》:「谽岈,谷空。」唐.盧照鄰〈五悲文.悲昔遊〉:「當谽岈之洞壑,臨決咽之奔泉。」(2)中空。清.嗣同〈城南思舊銘並敘〉:「加北俗多忌,厝棺中野,雨日蝕漏,谽岈洞開。」(3)山勢險峻。唐.獨孤及〈招北客文〉:「其北則有劍山巉巉,天鑿之門,二壁谽岈,高岸嶙峋。」也作「㟏岈」。
叢殘小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述瑣碎事情的書,多指小說家而言。見漢.桓《新論.閔友》。
雙鵰一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四.叛臣列傳下.高駢》高駢字千里,南平郡王崇文孫也。家世禁衛,幼頗脩飭,折節為文學,與諸儒交,硜硜治道,兩軍中人更稱譽之。事朱叔明為司馬。有二鵰並飛,駢曰:「我且貴,當中之。」一發貫二鵰焉,眾大驚,號「落鵰侍御」。
利名韁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心,就好像被無形的韁繩套住,或被看不到的鎖鏈給綁住,不得自由。《漢書.卷一○○.敘傳上》,敘述了桓欲向班嗣借書的事情。桓博學多聞,遍習五經,是一位儒者。班嗣雖然也學儒術,但更喜好黃老之學。有一次桓想向班嗣借黃老之書,班嗣知道了就回覆說︰「黃老之學崇尚清虛無為,不受世俗所羈絆,與儒學完全不同。你今日已經習慣孔孟的仁義之道,被世俗名利的韁鎖所束縛,敬服周公、孔子的遺範,推崇顏淵、閔子騫的德行,既然你眷戀不捨儒家的禮教,又何必讓黃老之學困惑你呢?」在參考資料中,另有漢.東方朔〈與友人書〉,年代雖比所引典源為早,但因出處不明,故置於參考資料。後來「名韁利鎖」這個成語用來比喻人因名利的羈絆而不得...
不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料。清.獻〈一萼紅.黯愁煙〉詞:「不分中年到時,直恁荒寒。」也作「不忿」、「不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